板桥董达:院坝协商“商”出母亲湖保护实效
- 索引号
- 01525764-2/20230804-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板桥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水利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8-04
板桥董达:院坝协商“商”出母亲湖保护实效
北庙湖,就像是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万壑之间。面向北庙水库东库区湖畔有个叫董达的小村庄,村里的广场时常上演一幕幕协商场景,镇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围坐在一条条板凳上,积极建言献策,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各项协商议题。
“大家从小就在北庙湖长大,现在整个保山坝的人喝的水都来自于北庙。大家说说,我们要怎么保护母亲湖?”副主任王丽云开始引出了话题。
“你说的这个事情,我觉得首先大家都要重视起来,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带头。”老党员杨光余开始说到,“前几天上级入村来检查,发现我们家的鸡笼子在水库边。我意识到水源地旁边禁止养殖,我毫不犹豫地把鸡笼子砸了。请大家向我看齐。”
“有群众举报,村里人有红白事的时候,习惯在进村主路上杀鸡杀鸭。杀完之后,就把用过的水倒在路上,流进了旁边的水渠里。这种做法要不得啊!”村总支书记余习刚接着说道,“请大家监督,如果谁让脏水横流,那么就按照村规民约来处理了。”
“污水管网进度慢的,你们亲戚之间要在一起聊聊,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把这个工作落到村里家家户户,还有厕所革命……”感受到“四水同收”工程的“实惠”,村民代表纷纷发言。
将院坝协商的场地搬到北庙湖边,是董达村两委坚持做深做实北庙湖环保宣传的“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以往开会是干部说得多,群众不说话。现在的院坝会是让群众唱主角,能够有效增强群众“不做事外人,要争做主人”的意识,有效杜绝了“镇村干部在干,群众的在看”的怪圈子,真正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
提起院坝会,北寨的马大爷感触最深刻。以前,进村路上有人不自觉,乱扔垃圾、村里的公厕打扫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发生。趁着开院坝会,把发生在眼前的问题,都拿出来说一说。“一开始,怕说了得罪人,说了也没有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干部群众人人都当保洁员人人都是监督员。现在路面干净了,厕所干净了。北庙湖周边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保护母亲湖不再是句空话。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村卫生室的马医生收获满满地回到了家,把今天院坝会的内容告诉了全家人。村里安排他在卫生室门口制作一个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宣传专栏,他又忙开了。
现在的董达,春山如笑,花明柳媚,人们在生机盎然的春日里尽享绿水青山之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环境质量问题,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最强烈,只有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才能更好地回应群众关切。要时刻绷紧生态环境保护这根“弦”,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科学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董达村两委将继续带领群众走实农村生态保护型的绿色发展之路,以爬坡过坎的坚忍筑就绿色生态屏障,绘就生态宜居的董达画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深化协商议事机制,不断探索形式多样的协商议事举措,真正让群众都能参与,发挥作用,共享硕果。”董达村的挂村领导对村组干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