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一流要有精气神

索引号
1153001MB11731300-/2020-1124017
发文机构
隆阳区永盛街道办事处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0-11-24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跨越发展,争创一流业绩,一定要有精气神,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拼搏奋进、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

人无精神不立,精气神是每个人身心状态的反映,也是竞争力、战斗力、爆发力的源泉。春秋时期军事家曹刿就靠精气神创造了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奇迹,并总结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告诉我们,作战靠的是勇气,士气旺盛必胜,士气衰竭必败。这勇气,这精气神,关乎胜负,决定成败,岂可或缺?干任何事情,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是不行的。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曾是一名普通码头工人,他靠“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气神,带领团队深入开展比安全质量、比效率、比管理、比作风“四比”活动,创造了让世人赞叹的“振超效率”和“振超精神”。可见,创一流,创造奇迹,赢在精气神,成在精气神。没有一股气、一股劲,不可能做成事,更不可能成大业。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精神风貌,也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面对机遇与挑战,要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

当前,我省干部队伍中,不难见到一种现象,就是精气神不足。一些干部精神状态不佳,有的前怕狼后怕虎,缩头缩脚迈不开步;有的一副懒洋洋、软绵绵的样子,对工作缺少热情和激情;有的前望“标兵”自叹弗如,后顾“追兵”甘拜下风;有的面对困难像泄气的皮球,鼓不起勇气。可以说,我们一些地方工作推不开,发展步子迈不出去,最关键的就是领导干部缺少争创一流的勇气,缺少一往无前的闯劲、不畏艰难的拼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和争先创优的干劲,缺少干大事、创大业的意识,缺少攻坚克难的胆识,缺少自我超越、开拓进取的精神。缺乏精气神的问题,是影响我们争创一流、做好各项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跨越发展的一大障碍,是必须首先清除的“拦路虎”。

当前,我省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此时不奋发、不拼搏,还待何时?我们迫切需要营造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郁氛围,领导干部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工作,做到担当作为、锐意进取、力争上游。我们绝没有任何理由萎靡不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理由不上进、慢作为甚至不作为!

领导干部的“精气神”,体现思想,反映作风,也折射政治信仰、品格修养。没有良好精气神的干部,绝不是好干部。整天懵懵懂懂、无精打采、不思进取的干部,是指望不上、也靠不住的。人不能没有一股子气,干事业不能没有一股子气。当前我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跨越发展战鼓正急,每名党员干部身上的这股气应当是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有了这股气,就会瞄准更高的工作目标,就有以“跳起来摘桃子”的拼劲,就会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快、做精、做优,从而推动各项工作领先一步、走在前列,争创不负于时代的新业绩。(云祖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