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江镇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甘蔗生产的意见

索引号
01525758-9-06_A/2017-0107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潞江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6-03-21

各村、及有关单位:

为切实巩固潞江镇蔗糖产业,全面提高蔗糖产业质量和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根据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达的《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6甘蔗生产的意见》(隆政办发[2016]28号)文件精神,经镇班子开会研究,特制定2016年甘蔗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国家糖料基地建设规划,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农民增收、企业原料保障为目的,打造镇核心村和基地村建设为突破,鼓励蔗区农户包田包地(主要是水浇地)规模种蔗,依靠科技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大力推广全膜覆盖,提高单产,增加总量,确保蔗糖产业恢复发展和巩固提升。

二、目标任务

2015/2016榨季,潞江镇计划甘蔗生产总面积稳定在1.3万亩,其中新植0.8万亩(新植以田蔗、水浇地蔗为主, 旱地蔗为辅)、宿根留养0.5万亩,农业产量5.40万吨。

(一)甘蔗生产扶持政策

1. 运距在50公里以内优势蔗区的新植田蔗,由保升龙公司下属各分公司与符合种植条件的蔗农签订协议,实行新植面积补贴与植期甘蔗总产量挂钩,每新植田蔗1亩,公司给予500元的种植补贴;新植水浇地蔗每亩给予300元的种植补贴。

补贴兑现方式:单产按照7.0吨/亩,三年植期总产按照21.00吨/亩进行核算,植期总产量达到或超过21.00吨/亩时,补贴款全部补贴给种植户;产量每不足1.0吨,扩种面积按每吨甘蔗23.81元扣回,翻耕连作面积按14.28元/吨从种植期最后一年农户交售给公司的蔗款中以扶持款的形式扣回。

2. 每亩新植蔗由保升龙公司无偿提供甘蔗滤泥复混肥80公斤用作底肥。

3. 鼓励蔗农采用甘蔗全膜覆盖种植技术,旱地蔗(包括新植、宿根)蔗农提前与公司农务员申报,经实地丈量验收后每亩无偿提供8公斤的地膜实物补助。

4. 用于秋冬植做种的甘蔗,经保升龙公司确认后,在执行2014/2015年度蔗价的基础上,再给予50元/吨的种苗补贴。

5. 新植甘蔗确有困难的种植户,经申报公司同意,每亩给予1吨的种苗和40公斤尿素的垫支扶持,扶持款在来年的甘蔗款中扣回。

6. 凡交售保升龙公司三条生产线的甘蔗,蔗农不承担运费。

(二)产业发展政策

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要求,制糖企业每年每吨甘蔗提取30元的甘蔗生产扶持资金,用于甘蔗生产所需化肥、农药、地膜、良种、蔗区道路建设、水利建设、机械化应用等方面补助和扶持、奖励甘蔗专业合作社。同时,制糖企业每入榨1吨甘蔗,税前提取1元的甘蔗生产技术改进费(制糖企业0.50元、市甘科所0.20元、区热作站0.30元),用于甘蔗良种引进和新技术示范推广。

(三)甘蔗原料收购政策

1. 2015/2016榨季甘蔗原料收购价不低于420元/吨。

2. 首付甘蔗价款结算办法:自开榨之日起,每月现金结付一次。

3. 火烧甘蔗按照受灾程度,降价2—15%收购。

4. 霜冻甘蔗视霜冻的程度定价,轻度霜冻不得降价;甘蔗顶部心叶坏死,视严重程度降价5—15%收购。

5. 扣杂:在甘蔗原料收购过程中,制糖企业可视进厂原料带泥、带根、带叶和梢头过绿(过嫩)等情况,允许扣杂0—1.5%。

三、领导机构

为确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完成2016年甘蔗生产任务,成立了甘蔗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蔡永胜 潞江镇党委书记、镇长

副组长:杨洪孝 潞江镇人大主席

张自线 潞江镇副镇长

成 员:柏正周 潞江镇人大副主席

杨 海 潞江镇武装部长

王瑞昌 潞江镇农业中心副主任

邹东焕 潞江镇农业工作人员

刘争毅 潞江镇农业工作人员

杨晓娟 潞江镇农业工作人员

种植甘蔗的村党总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潞江镇农业服务中心农科站,由王瑞昌兼办公室主任。

四、考核奖励

(一)甘蔗种植村奖励

2015/2016榨季完成工业总产量5.40万吨(以保升龙公司入榨统计为准),根据区甘蔗领导小组下达的资金情况,又按照各村实际完成情况,核算并发文兑付给各村。

(二)甘蔗种植村、组奖励

2015/2016榨季结束,经区甘蔗领导小组核实,植蔗村、组每入榨1吨甘蔗,由保升龙公司各奖励2元。此奖励资金经区甘蔗生产领导小组考核并发文,委托保升龙公司直接兑付给村委会和村民小组。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种植村、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稳步推进蔗糖产业发展,是实现全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全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保证全省乃至国家食糖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是转移消化全区农村剩余劳力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将蔗糖产业发展尤其是原料生产发展摆在突出的工作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巩固提升蔗糖产业。

(二)加强领导,协同攻坚。镇甘蔗领导小组加强对甘蔗生产的督促检查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专人每月月底上报区甘蔗领导小组办公室,甘蔗产业各项进度情况,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完成甘蔗种植、产量任务。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植蔗村要严格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围绕“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目标,充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将甘蔗、香料烟、咖啡、蚕桑、蔬菜、糯橄榄等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力避产业矛盾,促进甘蔗生产向最佳适宜区集中,向好田好地集中,向制糖企业周边集中,做到乡有重点、村有产业、户有收入,着力打造甘蔗生产重点乡镇和基地村。要强化土地流转,把培植种蔗大户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予以重点扶持,鼓励和支持其集中连片发展。

(四)依靠科技,提质增效

1. 抢抓节令种植。晚冬早春种植面积必须达到60%以上,春植工作必须在5月30日前结束,秋植和早冬植工作必须在“立春”前结束,秋植和早冬植蔗要保证覆膜。

2. 加速良种推广。2016年甘蔗良种扩繁以云蔗05/197、03/258、05/211、01/1413、05/51和新台糖28号、桂糖29号为主;面上田蔗主推云蔗05/197、云引3号和新台糖10号、22号,地蔗主推新台糖15号、22号和粤糖86/368等品种,保证新植蔗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3. 严格规范种植和科学管理。全面实施“深槽板沟、环山带状、水平开槽、板土镇压、地膜覆盖”等技术,要把全膜覆盖作为一项解决甘蔗出苗、保苗的关键增产措施,强力推广,使其取得有效突破。留养宿根蔗的,在甘蔗砍收后要及时清园、松蔸、晒蔸、施肥、灌水,使其早生快发,为提高单产奠定基础。

4. 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亩效益。要充分利用新植蔗拔节前的土地空间和光热资源,大力提倡蔗园间套种大豆、马铃薯、蔬菜等矮杆作物,努力提高综合效益和蔗农收入。

5. 加大吨糖田(地)和旱地高优蔗园建设力度。

6. 强化技术培训和加快机械作业推广步伐。在提高蔗农科学种管水平的同时,努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力促节本增效。

7. 大力推行快锄低砍技术,确保甘蔗低节位芽萌发壮苗。

附件:潞江镇2015/2016年度甘蔗生产任务分解表

潞江镇人民政府

201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