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已经率先装上了门牌,离你家还远吗?

索引号
01525689-3 -16_A/2017-0120004
发文机构
隆阳区公安分局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7-01-16

“我们家门牌号是某村某组21号,你把饲料送到家里来吧。”丙麻乡每家每户悬挂的小小“门牌号”,给群众带来许多方便。

丙麻乡历时5个多月,投入12万元资金,在隆阳区农村地区率先为群众制作安装门牌,使用大数据VR全景拍摄与门牌号相结合,把传统平安创建管理工作模式和互联网思维液态相融合,打造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物联网生态模式。

门牌采用夜光铝制材料制成,长30厘米、宽20厘米。有村委会名、小组名、门牌号,在醒目位置有“平安丙麻”字样和公众号的二维码,印有丙麻派出所报警电话和“6995”网格化服务的短号。

由于村寨点多、线长、面广,像个小迷宫,加之群众房屋样子很是相似,一旦突发案件或纠纷,民警有可能“迷路”,贻误处置最佳时机,更不要说群众购物,快递无法送达了。2016年,隆阳分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区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丙麻派出所完成全乡7100余条标准地址采集,为每一个标准地址编上一个门楼号码。

“能不能为每家每户安装门牌号呢?”丙麻派出所迅速向乡党委、政府汇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方筹集资金,为全乡每一户群众制作安装一块门牌。

“别看这门牌号小,作用可大着呢!”李某如是说。迭水下寨的李某在外地打工,12日通过网络在保山城区一家具店订购家具,家里老人年纪大,不能到城里,李新让家具店老板将家具送到家。

2016年底,李某甲酒后在李某乙家发酒疯,推搡正在做客的客人,双方快要打起来了。邻居看到门牌上的报警电话迅速报警,接警后,民警立即根据精确定位,快速赶到现场处置,避免事态升级。

此外,门楼牌还助推立体化防控大数据建设,形成“一网双互联”效应。比如,通过VR全景航拍经济产业、美丽乡村风貌,第一时间向外界传递;二维码能通过VR全景虚拟与现实接轨,达到线上顾客借助VR互动,顾客与线上线下群众直接“无缝交易”,省去中间商家利润成本;在社会服务和管控方面,还可把VR精确到“网、格、户、人”及具体事件,让虚拟VR与现实图像实时同步,打造山区立体化防控“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