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视点:解读公安机关规范执法
- 索引号
- 01525689-3 -16_A/2017-0104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公安分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6-10-26
编者按:针对当前基层一线公安民警在执法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阻碍民警执行公务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让社会公众更多的了公安执法,更好地维护民警执法权益,今天我们请到云南兰城律师事务所的李龙岩律师,从律师的视角为大家解读公安执法规范。
问:李律师,你作为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律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公安机关多年来致力于执法规范工作,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公安机关多年来致力于执法规范化,努力提升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7月,我从央视等新闻媒体中了解到公安部专门组织了执法培训活动,这样的培训切实有益于提升公安民警依法履职能力和规范执法行为。
问:有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称“群众围观拍摄执法民警不得强行干涉”,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对于媒体报道的切入点我不便评述,但“不得强行干涉”不表示可以随意围观拍摄,公安机关的初衷应当是将民警执法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对于群众围观拍摄是否应当鼓励,我个人认为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民警执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对象抵抗,这种抵抗随时会升级为更大的暴力,如果无关者围观可能会使自己遭受到不必要的损害。二是民警执法可能涉及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三是执法对象也有隐私权等人身权利。围观拍摄者往往是处于猎奇的心理,对拍摄的内容是否能够扩散缺乏辨别力,很大可能是在网络上传播,对于后面两种情况,有可能会因泄露机密、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我个人并不赞同无关人员围观拍摄民警执法,即使围观拍摄前提也应当是在不妨碍执法的情况下。
问:我们看到,新闻报道中有个画面,被盘问对象准备上前接过民警的《人民警察证》查验,那么被盘问对象有没有权利这样做?
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明确人民警察证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身份和依法执行职务的凭证和标志。按照执法规范,便衣民警盘查人员时应当主动出示人民警察证,着装警察可以不出示,如对方要求出示的应当出示。民警出示证件是向对方亮明身份,而不应当将证件交给对方查验。
问:如果被盘问对象拒绝公安民警查验身份证,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答:民警在执法时,被盘问对象有义务出示身份证件并接受民警查验,如故意纠缠、拒绝查验的,其行为则涉嫌阻碍执行职务,民警可以将其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因此,如当事人认为民警在执法时有不规范的言行,事后可以向公安机关督察部门投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避免因不配合检查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从新闻报道的内容看也是这么介绍的。
问:人民警察实施盘问、检查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同时依照《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问:公安交警是和人民群众接触最广泛的警种,我们看到媒体对妨害交警执法的报道比较多,您在这里对交警执法和广大交通参与者有什么建议吗?
答 :在现实生活中,公安交警执法活动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交警执法形象体现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其执法权威不容蔑视。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新闻报道中,交警违法人员撕扯服装、标识、装备,被辱骂、扇耳光,驾车冲撞,都是属于阻碍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甚至出现交警下跪执法等,这既损害了警察形象,同时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其中的原因,既是因为少数交通参与者法治观念淡薄,同时也有个别交警执法不规范的原因。因此首先交警要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同时广大交通参与者应当认识到自己有义务配合、支持交警执法。问:怎样才能使社会公众理解支持公安民警的执法活动?
答:现代公民普遍有着较强的个人权利意识,但因有的人对法律一知半解,维权方式具有盲目性,因此容易与社会秩序的管理者警察产生冲突,无视警察权利。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靠自身硬。公安民警应当坚持执法为民,因此公安机关内部应当做好对民警的监督教育工作,同时做好社会宣传教育,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而对妨害警察公务的行为依法应当处罚的坚决处罚,警民双方都要做到自觉地维护法律尊严。
问:谢谢李律师为我们做的解读,我们也请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李源潮同志介绍一下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关系?
答: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课题。为此公安机关多年来坚持从严治警,素质强警,既有警务技能实战训练,同时出台了各种执法规范,目的是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我们要看到,一方面民警执法得到规范,一方面实践中又面对各种妨害执法的现象,民警执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公民个体的抗法行为,不仅是对某个民警造成伤害,同时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损害了法律的尊严。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怎么办?最近公安部制作了规范执法视频的演示片,并要求做好民警培训工作,演示片紧紧围绕一线民警集中反映的执法困惑,执法实践中遇到的突出案例,遇到问题怎么办,给予了清晰回答。
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规范化建设,既教育广大民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进一步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执法公信力的提高,对维护法律尊严,保护民警执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