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隆阳是基础信息移动采集系统运用试点”?
- 索引号
- 01525689-3 -16_A/2016-1229036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公安分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6-04-22
今年以来,隆阳公安一直致力于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革新,旨在为群众进行社会活动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为清理、核对居住在隆阳辖区公民的身份信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提升实有人口管理的信息精准水平,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2016年1月10起,隆阳公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及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规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移动社区警务系统基础信息集中采集工作,主要内容为核对、采集居民个人身份及相关信息,不会对原有信息作出任何改动,且该信息资源为公安机关专管专用,不会对个人隐私安全造成威胁。目前,信息采集、入户访查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目前,完成标准地址采集 191206条,采集录入实有人口 15万余人、实有单位 1万余家、实有房屋 17万余套、完善标准地址信息 23万余个。
从确定试点到推广
一是确定试点。针对采集信息发现的问题,分局层层汇报,引起市局和省厅高度重视,省厅科信处、治安总队成立课题组研究攻关,颠覆性改造警综平台社区警务子系统,将隆阳确定为全省基础信息移动采集系统运用试点。分局党委多次召集相关部门研究部署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把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列为党委重点工作和“一把手”工程,副区长、隆阳公安分局局长张朝廷明确要求,全区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必须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分局党委的部署上来,必须清醒认识到“开展专项行动是分局每个民警自己的事”。二是部署跟进。2016年1月12日,分局召开移动社区警务系统基础信息集中采集专项行动动员会统一部署开展“基础信息集中采集专项行动”。同时,制定下发《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移动社区警务系统基础信息集中采集专项行动方案》,正式拉开了“基础信息采集”的序幕,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信息集中采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个行动的开展。三是推广指导。推广指导组的每个成员点对点、面对面,推广、培训社区警务系统、前端采集APP,收集汇总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治安大队深入各派出所,主动加强对民警的业务指导。各辖区派出所相继召开动员部署会,调整方案,提高工作专班对行动的重视程度和采集效率,力争该项工作取得实效。
跟我们一起走村入户
局领导带头,与社区民警一同进村入企走访。确定采取 “1+1+ x+ x”的采集模式,结合辖区实际划分小组,一名局领导带领一名社区民警,再针对村居干部比较熟悉村里每户人家基本情况的特点,联系各村村干部,深入不同片区共同开展入户采集。一是白天上白班,对常住人口中白天在家的居民,在工作时间上门完成信息采集工作;二是夜晚上夜班,对常住人口中白天上班不在家中的,在住户门上留下警民联系卡,预约傍晚时间上门采集相关信息;三是场所要错时,对行业场所的从业人员,根据场所营业特点,错时到行业场所采集信息;四是具体看情况,根据居住环境、人口基数、人口分布特点及交通条件等情况,将居民按照楼房、平房两大居住区域分别实施信息采集工作;五是资源有整合,借助社区干部、群防群治人员及开发商、小区物业部门工作人员等力量,组成“多元工作队”,拓宽信息采集面,提升信息采集效率。
督导组也来了
分局将城区各警务区、农村各派出所分为13个小组开展工作,实行局领导分组督导、局机关及实战大队分片包干、社区民警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一是把脉,开处方。局领导深入联系点进行督导检查,及时为各单位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把脉”,“开处方”,确保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第一阶段分为:城区、农村派出所标准地理地址数据集中采集及入户信息集中采集试点组。目前,基层派出所已全面完成标地采集工作。二是标地,集中采。完成本地标准地理地址采集、审核并入库后,数据移交各警务区,抽调局机关及实战大队不低于20%的警力、云南警官学院70名见习学员直接挂片参与社区民警入户,按照系统采集规范,集中采集与标准地理地址相关联的房屋和实有人口基础信息。三是督导,促实效。采取调取后台数据、实地访查等方式,查看各部门是否按照分局的安排部署按时完成,采集信息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内容是否真实、鲜活。未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的,由分局督办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采集工作结束后,社区警务系统交由各派出所管理,社区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基础信息的更新、维护,建立基础信息管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