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西邑乡委员会关于印发《西邑乡贯彻落实中央“五个一批”脱贫措施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1525767-7-17_F/2016-1230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通知公告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6-08-01

西邑乡贯彻落实中央“五个一批”

脱贫措施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整乡脱贫摘帽的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西邑乡“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精准施策到村到户,推动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序退出,到2018年实现整乡脱贫摘帽,与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解决规划引领、政府领导、项目支持、社会动员等难题。坚持扶贫先扶志,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释放群众的内部动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贫困面貌,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

三、总体目标

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要求,到2018年,3个省级贫困村全部脱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覆盖,村村“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有增收门路”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

(一)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通过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等产业,确保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至少有1项以上相对稳定的增收产业。

1.烤烟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技能培训等方式,抓好烤烟支柱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为户均种植10亩以上的职业化烟农。重点区域为20个种烟村,责任领导:李磊,责任人:杨沂坤。

2.核桃产业:通过实施核桃抚育、管护、复壮项目,对12.34万亩核桃进行有效管理、提质增效,同时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5964户贫困户脱贫。分年度目标为:2016年计划实施泡核桃抚育、管护、复壮项目62672亩,受益农户5442户,其中贫困户2816户;2017年计划实施泡核桃抚育、管护、复壮项目27717亩,受益农户3443户,其中贫困户1085户;2018年计划实施泡核桃抚育、管护、复壮项目32976亩,受益农户3912户,其中贫困户2063户。重点区域为:全乡21个村(社区),责任领导:王明华,责任人:赵连建。

3.蚕桑产业: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依托,采取土地流转、技能培训、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引导搬迁群众发展10—20亩的家庭农场式蚕桑产业单元。重点区域为乌马、补麻、下坝、吴山、西邑、竹林、大庄、老吴寨,责任领导:李薛蛟,责任人:胡正奇。

4.畜牧业:突出全国生猪调出大乡优势,加大对显会、方平2个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帮助1000户贫困户脱贫,其中2016年脱贫200户,2017年脱贫500户,2018年脱贫300户。一是依托显会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万户富生猪养殖发展联盟,实行“母猪代养、仔猪赊养、仔猪代养”三种模式,整合政策补助资金,帮助贫困群众建盖圈舍,带领600户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业;二是依托方平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设永信2000头能繁母猪股份养殖场。以政策补助资金作为搬迁群众股金入股养殖场,以年底分红的方式吸纳安置点搬迁户400户入社,脱贫一批,并按同等条件优先吸纳20名以上安置点搬迁农户进入养殖场务工,增加搬迁群众收入。三是以勤丰生猪互联网交易中心为依托,通过“互联网+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主动对接市场,统一市场营销,保证社员(贫困户)利益。重点区域为全乡21个村(社区),责任领导:万聪志、王明华,责任人:王德玉。

(二)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启动实施西邑乡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因村施规、因户施策,制定搬迁计划,三年共搬迁安置3154户、9818人,其中进城安置50户、193人;集中安置1348户、4988人;中心村及插花安置1519户、4637人。

1.永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用地754.65亩,规划安置乌马、鲁图、赵寨等16个村的搬迁农户843户,31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78户、2882人,占搬迁农户的92.3%),计划投资2.5亿元,现完成投资2791万元。安置点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规划用地214.35亩,已于2016年3月22日动工建设,预计2016年11月底完成项目建设,规划安置209户、895人;二期规划安置284户、1050人,计划2016年11月动工建设;三期规划安置350户、1174人,计划2017年1月动工建设。责任领导:李磊,责任人:王志强。

2.老吴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面积393.61亩,计划安置大庄、老吴寨、党麻、罗汉、铺门五个村搬迁农户505户。其中一期建设计划搬迁272户,969人。责任领导:张国耀,责任人:张翀、侯金山。

(三)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把生态补偿做成绿水青山,完善补偿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争取把25度以上耕地纳入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良性互动。责任领导:王明华,责任人:赵连建。

1.对全乡15个村59个小组的经济效益较差的山地、坡地等土地进行退耕还林,计划实施4.4万亩,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4.4万亩,助力3769户贫困户脱贫。

2.对全乡森林覆盖较好的地区建立公益林管护区,实行封山育林管护,计划实施5.49万亩,助力3188户贫困户脱贫。

3.对全乡生态薄弱区进行荒山绿化,种植绿化树种、草种植被恢复,计划实施面积8530亩,助力1532户贫困户脱贫。

4.新植油茶3156亩,助力270户贫困户脱贫。

5.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部分人口转为护林员或其他方式的生态保护人员,促进其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1.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政策,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大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素质,积极为教育扶贫提供人才保障;责任领导:张国耀,责任人:尹仕武、赵文春、宝金福。

2.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严格按照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脱贫退出标准,保证每一户贫困户的适龄儿童能够正常接受教育;责任领导:张国耀,责任人:尹仕武、赵文春、宝金福。

3.把教育扶贫做成育人成才,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拓宽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着力培养职业化农民,依托教育、林业、农业、人社、团区委、扶贫办、残联、妇联、工会、科协等部门培训项目和资金,以50人及以上的规模确定为一个班,主要从农村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贫困村新增劳动力,根据其需求免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着力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提升就业能力;责任领导:杨丽娟;责任人:吴美丽、赵莹、赵梅花。

(五)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把社会兜底做成光彩事业,逐步提高低保标准,落实好养老保险政策,完善集中供养制度,逐年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和大病保险赔付封顶线,加快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责任领导:杨晓燕,责任人:白婧。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

各村(社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围绕脱贫退出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力量整合到位、工作人员到位、帮扶措施到位、督促指导到位,确保脱贫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各村(社区)要按照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对本村(社区)精准扶贫工作实行大宣传、大动员、大参与,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认真宣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参与扶贫工作;采取“五个一批”的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贫,确保我乡脱贫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三)落实责任

各相关部门、责任人要切实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宣传;抓好整乡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工作,确保全乡如期脱贫。同时,由乡纪委定期对各部门、责任领导、责任人进行督查,对当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并将督查情况记入年底考核范围,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三)跟踪督查

由乡纪委成立精准扶贫工作专项督查组,实行周督查制度,对“挂包帮转走访”、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工作进行督查,根据既定的目标计划,跟踪进展情况,对未完成的人员严厉进行问责。

    (此件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