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统计局2015年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索引号
01525698-1-03_F/2016-1222031
发文机构
隆阳区统计局
公开目录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6-12-22

隆阳区统计局2015年信息公开重点工作

落实情况汇报

隆阳区统计局

(2015年12月2日)

    根据隆阳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对照(隆办发201592号)文件要求,现将区统计局2015年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隆阳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评议考核办法》的要求,成立了以局长甫润菊同志为组长,三名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队、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做好指导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具体工作,做到了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有序开展。一是在贯彻执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年度报告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隆阳区统计数据发布和管理制度、隆阳区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隆阳区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二是建立信息公开发布审核制度。对公开的信息按照“谁产生、谁发布、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对公开的信息要求由股、室、队、中心负责人、分管副局长严格把关,保证公开内容合法合规、真实有效。三是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公开的信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公开,明确规定了各股、室、队、中心每月上报信息的时限和数量,确保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四是加强工作考核。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股、室、队、中心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内容,并认真组织考核,落实奖惩。

(三)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可以提高我局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改善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群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我局多次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明确要求全局所有工作人员要积极协助配合,及时上报公开内容,把信息公开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加强公开平台建设。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创新信息公开的载体、形式。在局机关醒目位置设立政务公开专栏,先后公开了区统计局工作职责及内设机构示意图。重点依托隆阳区统计信息网、编辑统计产品(统计信息、统计资料、统计月度卡片、年度《隆阳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年鉴》)、《保山日报》等载体进行公开,着力拓宽信息公开的广度,做到了该公开的坚决依法公开

(二)丰富公开内容。我局信息公开主要包括机构概况、文件通知、工作动态、统计发布、普查工作、机关党建、政策法规等7大类。 下设头条、动态图片、部门动态、集群联播、最新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指南、机构职能、网上留言、领导介绍、公开电话、党建动态、统计政策法规等12个小项。

  (三)公开数量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局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0条,全文电子化率为100%。其中概况类信息130条,计划总结类信息1条,工作动态类信息35条,机构编制类信息1条,其它类信息数量13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5年,我局统计信息除涉及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秘密外,均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公开,加上长期以来我局均以业务股室为窗口向社会提供统计信息咨询服务,“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均按要求保证畅通,充分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要求,未收到依申请公开的申请。     

四、咨询和投诉情况

2015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大部分通过隆阳区统计局网对外公开(互联网),其余信息均通过电子政务交换平台和印发统计信息、统计资料、统计分析和统计月度卡片、年度《隆阳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年鉴》)对外公开,全年隆阳统计信息网访问人数达1253人(次),未发生投诉情况。     

五、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5年我局无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引起的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与诉讼案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2015年,虽然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条例》和区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主动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各股、室、队、中心主动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识不够,在政府信息的形成、申报、审核、录入等各个环节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和落实不到位现象;二是信息公开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充实。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研究,正确把握和处理公开与例外、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关系,确保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及时公开。

    二是对信息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分类,加快信息更新速度,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连贯性,便于社会公众查询。

    三是加强门户网站建设维护工作,不断完善栏目设置,

丰富网站内容。

    四是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渠道,把社会关注度高、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作为突破口,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