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食安办公告〔2025〕4号 隆阳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预防餐饮环节诺如病毒感染的预警公告
- 索引号
- 01525702-8/20250320-00003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开目录
- 通知公告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3-20
预防餐饮环节诺如病毒感染的预警公告
隆食安委办公告〔2025〕第4号
近期,诺如病毒感染进入高发期,餐饮场所(学校食堂)作为人员密集且食物频繁接触的区域,是诺如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场所。为有效预防餐饮环节诺如病毒感染,保障公众健康,特发布此预警公告,并提出以下防控措施:
一、餐饮服务单位防控措施
(一)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1.从业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每日上岗前进行健康检查,如出现呕吐、腹泻、恶心、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调离岗位,待症状消失后72小时且检测无异常后方可返岗。
2.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规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进入工作岗位前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加工食物前、如厕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加工操作直接入口食品前需洗手消毒并戴好手套。
3.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培训。
(二)严格食品加工操作规范
1.食材采购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采购受污染的食品。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加工,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和容器,避免交叉污染。
2.食物需彻底煮熟煮透,特别是鱼虾、贝类等水产品。冷冻食品解冻后应尽快加工,避免反复解冻和长时间暴露在常温下。
3.加工制作食品过程中,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中小学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生食类、裱花蛋糕等高风险食品。
(三)强化环境清洁消毒
1.定期对厨房、餐厅、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重点对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水龙头、餐桌椅等)进行消毒。
2.对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应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规范处理。
3.学校应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配备肥皂或洗手液,教育学生进食前、如厕后彻底洗手。
4.学校应配备一次性呕吐袋、呕吐污染物应急处置用品等,防止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若有学生或员工在食堂内呕吐,应立即疏散其他人员,由经过培训的人员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呕吐物及污染区域进行规范处理。
(四)规范食品贮存管理
1.冷冻(藏)食品应按要求分类存放,避免堆积、挤压,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及时清理腐败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冷冻(藏)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并配备温度显示装置。
(五)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排查食品原料、加工过程、环境卫生、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2.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留存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检验合格证明。
(六)做好顾客健康提示
1.提醒顾客就餐前洗手,倡导使用公筷和分餐制。
2.如发现顾客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清理并消毒周围环境。
二、学校日常防控措施
(一)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发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的学生或员工,应立即隔离并就医。
(二)保持校园环境清洁。定期对教室、宿舍、卫生间等重点场所进行通风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三)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学校应加强对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餐用具消毒及成品留样等环节符合规范。
(四)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定期对供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清洁和消毒饮水设备,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
(五)落实健康宣教
1.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分开等。
2.组织呕吐物处理和环境消毒培训,提高师生防护意识。
三、消费者自我防护措施
(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1.餐前、便后、加工食物前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持续20秒。
2.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避免食用生冷、未煮熟的食物。
(二)注意饮水卫生。饮用开水或合格的瓶装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
(三)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应急处置措施
(一)及时报告疫情。如发现诺如病毒感染病例,餐饮单位、学校应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检查。
(二)规范处理污染物。对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规范处理,避免直接接触。
(三)加强隔离管理。感染者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但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餐饮服务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和消费者应高度重视,共同落实相关措施,切实保障餐饮环节和校园的食品安全。
隆阳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