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渡乡:党员旗帜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索引号
- 115330010152576504/20240913-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渡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4-09-13
如果说共产党员凝聚起来是一轮太阳,那么每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束火焰;如果说共产党员汇聚起来是一座航向标,那么每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瓦渡乡的党员们在基层一线把为人民服务诺言践行在行动上,在新时代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党员故事,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党员旗帜在防汛减灾一线高高飘扬。2024年5月起,瓦渡乡进入雨季,尤其是7月份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一些地方反复遭受强降雨冲击,防汛减灾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期。针对瓦渡地广人稀、山体雨水冲刷松动、道路边坡易坍塌、雨水多雨量大等情形,瓦渡乡全面发动党员参与到防汛减灾上来,结合“党员入户大走访、基层党组织全域大排查、风险隐患大清理”专项行动,组织党员对瓦渡辖区的澜沧江沿岸4个村,3条河流,7座水库,10条沟渠,2座塘坝,2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5个山洪灾害危险区开展了1 次全覆盖巡查摸排,277名党员在走访排查中发现新隐患3个、排除隐患3次,排查玉米和烤烟受灾分别为23.8亩、271亩,帮助转移群众2户3人。此外,发挥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优势,各村迅速在党员微信群推送雨情信息,由党员及时通知并帮助危险区域内所联系群众户做好转移避险的准备,在特殊群体转移中66名党员作为主要力量,指定作为特殊群体转移的包保责任人,守卫群众生命安全。
党员旗帜在人居环境提升一线高高飘扬。在党员群众的合力攻坚下,瓦渡乡农村面貌焕然一新。41个党组织在“三会一课”中经常性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辐射带动了群众提升人居环境思想的转变。依托主题党日开展“环境保护我先行”等主题党日活动和每月15日村级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经乡级检查评比形成每月“红黑榜”,青年党支部和机关党支部共同开展集镇卫生整治8次,在多次集中环境整治下,瓦渡乡人居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今年2月以来,瓦渡乡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排查农村黑臭水体2次,全面摸清底数并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村内沟渠、水塘等易产生黑臭水体的区域,村庄生活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有所减少。乡级党员干部挂包瓦渡集镇254户“四水同收”,经过动员阶段“每天一见面”、攻坚阶段“一户一方案”、巩固提升阶段“每周一了解”,发动农户将厨房、冲厕、洗浴、洗涤等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接入污水管网后汇入污水处理终端,杜绝污水直排河道及公共区域。截至9月,乡村两级河长开展巡河1381次,党员干部开展清河行动21次,河道淤堵、垃圾悬浮问题明显减少。党员带头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18至2024年,全乡已累计实施卫生户厕改造4577座,改厕率为85.3%。
党员旗帜在文明村落建设一线高高飘扬。乡村党员干部依托“古渡新讲”、志愿者队伍等宣传载体向村民宣讲婚丧习俗改革方针、政策,通过党员带头、干部示范,群众观念不断转变。垭口村土萝卜地安置点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党员带头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菜品数量不超八菜一汤的规定,推进了婚丧礼俗改革,推动移风易俗,为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近年来,土官村的党员频繁反映一直被“清明客”这个人情礼问题困扰,2023年瓦渡乡以土官村为试点,通过院坝协商,冲破了思想藩篱,取消“清明办客”,并按照法定程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明确取消“清明客”有关事宜,2024年取消“清明客”在瓦渡全面推行,至此“人情礼”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此外,在垭口等个别村,还禁止了举办满月宴、打平安等宴请,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移风易俗的指示精神,弘扬了文明新风尚。
党员旗帜在践行“枫桥经验”一线高高飘扬。为践行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瓦渡乡依托党员队伍,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建立了4支队伍。建立网格员队伍,深度排查矛盾纠纷、信访维稳、电信诈骗等隐患问题,2024年共排查隐患问题83个,均包保到户,责任到人。建立调解员队伍,充分村组乡贤党员处理方式灵活、有威望等优势,对简单问题现场调处,复杂问题有效稳控,今年以来,村支书亲自上阵,实现纠纷调处80%,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建立普法工作队伍,由乡党员干部等60余人组成专项普法工作队,采用“五会”“五进”点对点、面对面的普法方式,不断提升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建立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队伍,乡政府、学校、派出所党员带头形成校园联防联控合力,常态化对学校及周边售卖烟酒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治;乡村党员干部挂包疑似辍学、问题青少年、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共计660余人,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形成“利剑”齐“护蕾”的工作氛围。
党员旗帜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瓦渡乡少数党员在村级党组织的引领下,带头纷纷开始勇于尝试“党建+电商”模式,推介重楼、鸡枞、古树核桃、手工核桃糖、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为群众增收摸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目前培训了4名党员常态化进行直播。2024年平场子村成立了保山平场子农业有限公司,对分散零碎的田块进行改造,形成了适应大规模机械耕作的样板田,7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参与大户带动模式,成为土地流转的大户,主要种植烤烟,种植、烘烤和烟叶整理环节带动了农户就近务工,更激活了农村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垭口村的党员们积极响应现代设施农业建设,2024年成功在垭口村大柏树坝区安装喷灌设施80亩,用于种植工业辣,预计产值30万元,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此外,垭口村土萝卜地党支部的党员们主动反映安置点无养殖功能的问题,为此,垭口村党总支部积极争取了移民搬迁项目资金310万余元,在土萝卜地安置点建设养殖场,以集体资产形式按面积出租安置点农户进行养殖,收取租金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已建设完工并计划投入使用,实现村集体经济与安置点农户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