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发力共同绘就美丽中国瓦渡新画卷

索引号
115330010152576504/20231112-00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瓦渡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09-11

为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瓦渡乡坚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各党组织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上发力,以村民小组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以局部带动整体共同绘就美丽瓦渡、共同创造生态瓦渡。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受山区乡镇交通闭塞、生活方式单一等客观实际的影响,多数居民还存在农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居环境脏、乱、差是常有现象的传统观念。此外,农村人间烟火的烹饪方式对柴草的需求量大,山林砍伐较为常见。为践行生态保护理念,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瓦渡乡坚持以纠正思想意识,推动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指南,强化宣传教育,动员居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截至目前,瓦渡乡10个村(社区)分别结合实际建立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村庄环境、森林保护、民族团结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通过火塘会、户长会、农村大喇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大手拉小手活动,旨在强化青少年爱护生态环境观念,推动学生群体辐射家庭转变生活方式;以乡村干部、护林员为主体,广泛开展森林防灭火、天然林停伐和公益林保护教育,2023年共粘贴防火通告400张,防火命令500张,广电宣传500场次,发放短信3000余条,营造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氛围。

我见青山多妩媚。为有效保护森林瓦渡,瓦渡乡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设立由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林长,班子成员担任的乡级林长的队伍,制定《村级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10个,由村“两委”成员和村民小组长共计159人担任村组林业专管员,明确乡村两级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目标责任,建立健全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长效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各村民小组严格遵守生态红线,严格执行45796亩天然林停伐保护、24875亩公益林管护以及补助政策兑现,2021、2022年实施草原生态修复项目2237亩,查勘上报野生动物肇事事故20起,进一步增强了森林草原自我修复功能。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面积6000亩,实施石漠化治理25460亩,加快了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在多重保护措施下各村(社区)积极开展森林乡村建设及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垭口等9个村(社区)已成功申报省级森林乡村。

生命之水不可污。为改善水生态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瓦渡乡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总河长,乡长任副总河长,乡党委副书记任总督察,乡人大主席任副总督察,其他班子成员和二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的河长制组织体系,负责全乡河长制工作的实施、调度、协调等工作;在河库醒目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共12块,公示河长职责、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乡级完成巡河314次,村级完成巡河1429次,巡河率为76.19%,对水质不达标、问题较多的河道加密巡查频次,明确专人负责、限时整改,完成情况纳入对乡村领导干部考核,并进行周调度。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乡村干部以值班组为单位每周固定2次分段开展“清河行动”,及时对河道垃圾、杂草进行处理,确保河道畅通,河道范围内干净整洁,水环境保持良好,截至目前已开展“清河行动”120余次。

新风浩荡除旧习。为破除乡村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瓦渡乡各村(社区)通过建立村规民约,约定村民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在村规民约中明确村民不搞封建迷信、红白理事、勤俭节约等内容,提倡邻里守望、互帮互助新风尚。垭口村以村规民约制定为契机,结合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提倡红白事简办,抵制大操大办,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需要办客的农户众将办客时间、地点和拟邀请宾客人数提前进行报备登记,抵制了传统村庄文化中的陋习,卸下了村民身上的担子,村民们都很乐意支持配合。村规民约的内容注重贴近乡土生活的实际,将生态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纳入村规民约中,有效提升了全乡人居环境,每月15日定期组织10个村(社区)开展大扫除,由乡级卫生检查组进行检查评分,并设立了人居环境红黑榜,通过季度评定、月度评定等方式,对各小组卫生整治情况进行评定,以互督互促方式,激发生态文明创建动力。此外,还对野外用火、私挖滥采、乱砍滥伐等行为进行约定,2022年以来,瓦渡乡运用村规民约处理违规野外用火、私挖滥采等相关事宜累计共29件,让法治和自治融合,有效治理了相关恶劣情形,保护了自然资源。

建设美丽中国必将是一件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常态化工作。瓦渡乡作为党中央管理的基层末端,将始终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工作,建设好生态瓦渡从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