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街乡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大春粮食生产意见

索引号
01525766-9-06_A/2017-0704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辛街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其他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7-06-15

 

 

  

辛街乡人民政府

关于2017年大春粮食生产意见

 

各村(社区)委员会、乡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结合全乡农业生产实际,经乡人民政府研究,现就全乡2017年大春粮食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坚持质量兴农,以稳定粮食、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巩固提升主产区,打造优势特色区,力争粮食发展可持续,产能水平有突破。

二、目标任务

2017年,全乡计划大春粮食播种面积稳定35600亩,实现粮食总产2341万公斤。其中:水稻20200亩、总产1475万公斤,玉米13600亩、总产748万公斤,薯类600亩、总产35万公斤,杂粮(含间套种)1200亩、总产84万公斤(详见附件1)。

三、主要措施

(一)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提是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提高粮食产能。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37101亩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兴粮为支撑,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为抓手,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田地力水平、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等多种措施,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区、先进科技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区,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口粮安全夯实基础。尤其辛街乡作为全区产粮大乡,各村委会(社区)要切实承担起粮食生产责任,确保大春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600亩、总产量在2319万公斤以上。

(二)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各村委会(社区)要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强中央农业保护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提高中央农业保护补贴政策效能,及时将2017年各种惠农补贴足额、安全兑付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乡直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区各级扶持资金、用好用活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推动补贴资金向新型经营主体和粮食功能区倾斜,鼓励补贴与生产挂钩,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的补贴原则。

(三)整合推进农田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各村委会(社区)、乡直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项目资金,按照“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共同建设、各记其功”的要求,有效整合涉农部门相关基本农田建设资金,突出水利建设重点,突出山区、半山区中低产田地改造,突出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突出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紧紧抓住有利施工条件,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地力培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大力提升土壤有机质,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并健全管护监督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将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四)注重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质量效益。通过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抓好农作物良种工程,加强农作物良种选育示范推广,计划推广水稻良种20200亩、杂交玉米良种13600亩,良种率覆盖率均达99%以上。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好部级18000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推广农作物间套种工程,推广农作物间套种7600亩,力争每亩增粮20公斤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节肥试验,实现推广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5500亩。抓好绿色植保工程,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病虫绿色防控示范样板1个、专业化统防统治1500亩次,重大病虫害防治面积33800亩次,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植物疫情不恶性蔓延,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推广粮食作物地膜覆盖5000亩。抓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全乡抽派11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建立110户科技示范户,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和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开展粮食生产科技培训,力争培训农户8500人次以上,发放培训资料8500份以上。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水稻主要推进以水田为载体的稻鱼共增等“水稻+”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实施稻菜、稻豆等水旱轮作良性耕作制度;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鲜食玉米,玉米间套豆类绿肥牧草,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协调发展;增加秋种、冬种和早春马铃薯面积,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增加市场销量好,种植效益高的特色杂粮(豆)种植面积,满足多样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五)培育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完善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大力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农机等系统发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促进传统农资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

(六)强化防灾减灾,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理念,立足科学防灾、有序抗灾和高效救灾。加强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灾情监测,密切关注重要时节的重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做到防在灾害前,大力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扩大粮食保险覆盖面,重点推进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保险,防范和降低种植风险,在粮食生产的政策性保险方面取得新突破,计划投保2万亩,不断扩大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的覆盖面。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效应,顺应天时加强耕作制度改革,特别要最大程度规避冬春干旱常态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在有序抗灾和高效救灾上,要根据农业灾情特点提前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加强分类指导服务,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技术指导意见。努力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围绕粮食作物实时进行病虫发生实况监测,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做到病虫害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针对病虫害的源头区和重点流行区,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确保粮食获丰收。

(七)抓好农用物资调运供应,满足生产需要。农业、供销、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及早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的调进、储备、供应和市场监管工作。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确保化肥正常供应,如遇农资价格持续上涨,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加以调控,确保农资价格相对稳定;以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为抓手,高度关注种子调供工作,指导好种子企业进足种、供好种,保证生产用种需求,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及时依法查处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问题,严防坑农、害农事件发生,认真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

(八)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大新型农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鼓励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和农机大户增强作业服务能力,督促指导农机手做好农机保养、维修工作,及时投入粮食生产,有效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实现粮食生产耕作、收获等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季节性劳动力紧缺矛盾。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以水稻机插秧和仓储烘干为突破口,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扩大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化肥深耕、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面积。全乡农机作业面积2万亩次,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6%以上,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1000亩。

(九)抓好备耕工作,适时播种。各村委会(社区)、乡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层层分解各项任务指标、工作措施、科技措施,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户、田间地块、责任人;及早落实所需的各种物资,做到有备无患;及早动员,全民动手,争取把播种和移栽时间前移,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充足的地块抓好备耕栽插工作。2017年全乡大春生产的节令要求是:玉米生产上,高海拔区域在清明节内(45420)进行抢墒播种;中海拔区域在谷雨节内(42055)播种结束。水稻栽插上,全乡水稻必须在小满节中五天内(526530)全部移栽结束。

(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村委会(社区)、乡直有关部门要把发展粮食生产摆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切实增强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农业部门要加大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指导和技术服务力度;农业、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联合行动,规范农资经营秩序,打击坑农害农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要加强对涉农涉粮生产的支持力度,深入开展粮食生产抗灾保险服务;水务部门要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统计部门要做好粮食生产相关数据上报及协调工作;气象部门要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做好灾害天气的预测预报。各村委会(社区)要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认真研究分析粮食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顺利完成2017年全乡粮食生产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