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2023年蚕桑生产意见政策解读

索引号
01525685-0/20230317-00012
发文机构
隆阳区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策解读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03-17

为便于各种桑养蚕乡镇(街道)、各部门和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3年蚕桑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生产意见》)相关内容,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现就政策内容解读如下:

一、《生产意见》出台背景

蚕桑产业是隆阳区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永昌丝”一度名扬海内外。2001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东桑西移”产业政策引导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浙江省海宁市丝绸集团公司入驻隆阳,成立国家级龙头企业“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2008年8月被评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已注册“利根”商标。2020年,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与浙江凯喜雅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成立保山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通过不懈努力,隆阳区蚕桑产业逐步形成“政府+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但受地形地貌、地理区位等因素制约,桑园基础设施落后,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不高。为切实提高全区蚕桑产业发展水平,确保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制定下发了《生产意见》。

二、《生产意见》主要内容

《生产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围绕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工作要求等4方面提出要求:

(一)总体要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市场主导、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支撑,打造全省优质蚕桑基地和高品位生丝生产基地为发展方向,推进蚕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谱写现代化蚕桑新篇章。

(二)目标任务。提出了2023年养蚕量、产鲜茧量,交鲜茧量和实现产值指标等目标要求。具体为:全年计划养蚕4.2万张,产鲜茧168万公斤,其中交售鲜茧126万公斤,实现总产值1.8亿元(农业产值1亿元、工业产值0.8亿元)

(三)工作重点。一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基地为基础、蚕桑文化为中心、休闲体验为主线,打造产业集聚化、产品特色化、市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生态蚕桑产业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加强“三个市场”监管。加强蚕种市场监管,严格执行《蚕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杜绝网购不合格蚕种行为,保证蚕种质量和生产安全。加强蚕茧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无证无照收茧和茧贩子抬价抢购,扰乱市场行为,切实维护蚕茧收购市场秩序。加强蚕药市场监管,加强对桑园农药、蚕药经销商的监督管理,坚决查处假冒劣质农药,打击桑园农药、蚕药非法经营行为。三是提高种养技术水平。加大蚕桑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力度,应用多样性栽培技术,提高桑园综合效益,实现良种全覆盖,搞好新品种试验示范。四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引进推广适合我区养殖的新品种,在推广“781×7532”新品种的基础上,在春蚕期间全部推广雄蚕品种“秋华×平30”,为生产高品位生丝提供优质原料茧。继续推广小蚕工厂化养殖和智能化管理新技术,加快开展小蚕人工饲料育试验示范技术工作。五是强化企业服务水平。公司要进一步细化蚕茧收购信息管理,做到蚕农交售蚕茧底子清、情况明。做好蚕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合理定价机制。

(四)工作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直有关部门、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和龙头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蚕桑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蚕桑产业各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确保目标任务完成,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二是加强考核工作。将蚕桑生产纳入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年度综合考评,确保认真做好蚕桑生产工作。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提前组织村组干部和农户代表到示范园区参观考察学习,让农户充分了解蚕桑产业的新设备、新技术和市场前景等情况,打牢思想基础,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

三、《生产意见》出台的意义

《生产意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实施措施,明确了我区2023年蚕桑生产工作的任务和重点,对蚕桑产业实现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