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诗意——清明节感怀诗词推荐阅读》微展览
- 索引号
- 57983777—3-12_A/2018-0404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公共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8-04-04
《清明诗意——清明节感怀诗词推荐阅读》微展览
展览简介
春生孳乳,万物繁炽,天明地洁、气象清朗。清明节,凝聚着传统文化丰富而隽永的内在意蕴,寄寓着炎黄子孙慎终追远的美好而缱绻的生命情愫,积淀着华夏儿女除旧迎新的成长与壮大的智慧营养,繁盛了代代国人朴素与虔诚的心灵家园。在这生机勃勃的时空境界中,诗人们体验着自然造化对于塑造生命与滋养生命的伟大力量,发出了深沉的人生吟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恐怕是最为人熟知的清明题材诗作。清明感怀诗词或感慨人生悲凉,或分析处世之理,生动词句描绘出的清明别有韵味。思人生“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品愁苦“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念故人“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叹漂泊“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绘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展览结合了国画、连环画、清明节诗词等传统文化元素综合介绍了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是您详细了解清明节的一个宝贵展览。
展览主办单位:隆阳区图书馆
展览协办单位:神州共享(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