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游 | 位于腾冲火山群一线地热带上的它,有温泉,但不止有温泉
- 索引号
- 115330015798377733/20230905-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旅游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9-05
微游 | 位于腾冲火山群一线地热带上的它,有温泉,但不止有温泉
到隆阳,怎么能不去蒲缥看看呢。
温泉掩映在丛林里,冒着蒙蒙雾气;海拔1400余米的塘子沟村后台地,藏着旧石器时代的秘密;盘蛇谷古蜿蜒向前,相传为诸葛亮南征时,火烧藤甲兵之地......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说服你,那你更需要踏入这方广阔天地,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惊喜。
蒲缥东邻汉庄镇、辛街乡,南与施甸水长乡接壤,西与潞江镇相交,北与杨柳乡相连。不了解这个地方的人,喜欢直接越过它,南下前往潞江镇,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蒲缥位于腾冲火山群一线地热带上,塘子沟方圆200米的低洼区都有热水溢出,终年不涸。当地人将其称为热水塘。
从保山城区驱车上高速,差不多40分钟的路程,就可以到塘子沟村的蒲缥温泉度假区。度假区内含度假酒店与度假公寓,期待的各种体验项目,像森林生态露天泡池、水上乐园、中西餐厅、会务功能、康体娱乐、专业SPA理疗......它这里都有。园区内共含28个泡池,可以在丛林间收获“各式各样”的治愈。
从度假区出门左转,不到500米的距离,就能看见一个公共泡池。那是蒲缥最早的温泉池——缘人浴,取有缘到此来相遇(浴)之意。于1943年远征军八十八师进驻蒲缥时修建。分为男澡塘和女澡塘,两塘相隔有一石壁。东边石岩处是温泉出水口,塘口建有长廊,用来遮避风雨。现在是公共泡池,当地村民还会自发组织打扫泡池卫生,所以里面环境并不算差。
泡完温泉,驾车沿道路行驶10分钟左右,可以看见蒲缥的另一面。
抗战时期,蒲缥涌现了一批文化名人和革命志士。当年的著名爱国侨领梁金山先生的故居,便在此处。
梁金山先生1884年出身于隆阳区蒲缥镇,1916年成为缅甸华人中的巨富和华工领袖。在矿山工作时,梁金山预见了一次矿洞崩塌的先兆,带领全部工人撤出,使3000多名矿工幸免于难,曾受到过英国女王的接见。他在怒江上修建了施惠交通的“惠通桥”,成为滇缅公路抗战运输大动脉的关键通道。抗日战争时期,他捐献大量物资支援抗战,几乎倾家荡产。1977年8月,他逝世于蒲缥镇方家寨家中,享年93岁。
梁金山故居分为南院,中院和北院,目前仅开放中院供人参观。每一个院落都由四幢房屋组成,各院建筑为穿斗式硬山顶楼房,房与房之间利用回廊贯通,具有四厢五天井的风格,建筑规模宏大,能让人感受到鲜明的艺术风格。
而关于蒲缥老街,是了解蒲缥最重要的一步。
蒲缥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是当时通往腾冲,进入缅甸、印度的必宿之地,往来的商户马帮络绎不绝。蒲缥老街因交通、商贸而形成,并在民国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一条街发展成为一个集镇。并于2007年,被云南省政府正式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
进入老街前,可以看到立于新蒲缥街十字路口的蒲缥人雕塑,是蒲缥镇的标志性景观,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蒲缥镇塘子沟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原始工具、用火的痕迹,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证明早在远古时代,蒲缥镇就已经有人类在繁衍生息,创造了早期的滇西文明。
步入蒲缥老街,可以发现两旁民居、商号、马店、作坊相连,这些房屋建筑大多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多为明、清、民国时期建成,房梁上的精美雕刻、石柱上的装饰图案……基本保持着原貌,从这些可窥见当年蒲缥的繁华。
从小站街往右走,便能看到蒲缥老街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居——李家大院。李家世世代代名人辈出,既有才高八斗的文人,也有为抗日救亡投身革命的英烈与先辈,更有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学术志士,如李光甫、李光碧、李光忠、李光久等等。院内雄伟壮阔的方正格局,各式各样的文物收藏,无不透露着李家过去的辉煌。
若商贸重镇、历史名城只是引起了你的兴趣,蒲缥的美食一定留住你的脚步。
来到蒲缥镇,有一样小吃是绝对不能错过的——蒲缥糖渣。
卖了二十几年早已远近闻名的老字号李氏糖渣就在新蒲缥街,前一天现蒸现熬的糖渣,第二天就能卖完。
虽然糖渣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完全不加糖,吃起来却自带甜味。汤水清澈,渣粒软糯,甜而不腻。奔波一日,一碗冰凉的糖渣一下子便能赶走疲惫。
最受欢迎的还有凉鸡米线。蒲缥的凉鸡米线就是冬季吃也不会觉得寒冷,米线加入了特制高汤,温热的高汤让凉鸡米线呈现出温凉的口感,吃下去也让脾胃更加舒适。老花桥二十年凉鸡米线摊最是受欢迎,小摊摆了二十年,收获无数食客心,不少当地人都夸他们家的米线好吃。
海涛食馆
酒炒小公鸡也是蒲缥镇久负盛名的特色菜之一,据说当年梁金山先生十分喜爱这道菜,百吃不厌。此道菜以蒲缥本地生态鸡作为主料,在炒鸡肉时添加自酿高度米酒用以增香,因此炒好的鸡肉吃起来鲜香嫩辣,香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少不了的还有汆小肠。汆小肠是蒲缥孕育出来的一道奇特美食,也是蒲缥人家里最常见不过的菜,但也是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欢聚时最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只看外表,可能很多人不敢尝试,但吃过的人都被其中滋味深深迷住。一碗浓稠香辣的蘸水,作为汆小肠的灵魂搭配。小肠整个泡入蘸水里,每一面都充分和蘸水接触,吃起来香弹有嚼劲,美味又不腻。
甜大蒜是蒲缥镇的非遗美食,属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其腌制历史可追溯到光绪年间,传承至今。因其具有色泽金红、味道香甜、脆嫩可口、增加食欲、储存时间长等显著特点,堪称咸菜中的佳品,历史上曾远销缅甸等地。
说不完的,还有王头寨的石榴和杨三寨的甜柿。
蒲缥镇种植石榴历史悠久,因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湿、土壤肥沃,出产的石榴果皮薄、颗粒饱满。与其他地区相比,水分更为充足、甜度也更高。2019年云南葆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王头寨社区,引进突尼斯软籽石榴等优良品种。红如玛瑙,鲜润亮丽,着实让人喜爱。
杨三寨的甜柿色泽艳丽、清脆可口、甘甜醇厚。不同于其它需人工脱涩的甜脆柿,蒲缥甜柿在树上生长的过程中就能完成自然脱涩,摘下来便可直接开吃。因为品质优良,早在2012年,蒲缥就评为“中国田柿之乡”。产品远销上海、深圳,以及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地,
在国内外市场都深受消费者青睐。
联系负责人让他带着你上山采摘,还能体验一把“山地车”的刺激,最后在山顶一览蒲缥的风景。
老街、古驿道、美食,绘制成了蒲缥镇独一无二的城市脉络。小编只是窥见了蒲缥的一角,而关于你的遇见,则需要你亲自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