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街道“六字工作法”编织“幸福网”
- 索引号
- 01525763-4/20241226-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河图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4-12-26
近年来,河图街道积极构建党员联户工作机制,探索以“快、未、小,愁、理、严”的党员联户“六字工作法”,推动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工作中身份“亮出来”、形象“立起来”、作用“显出来”。
“快”速反应。坚持事不过夜,群众有困难,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在日常工作中,街道党工委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要求各部门联动互通,形成基层综合治理工作“一张网”机制,构筑了“一经反馈、马上收到、立即出发、现场核查、尽快处理”的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和“常态化宣传、日常收集、事前分析、重点关注、事中快处、事后跟进”的高效处理机制,展现了街道、社区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
防患“未”然。河图街道将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全覆盖“两个全覆盖”工作法作为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方式,组织动员街道、社区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防患于未然,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河图街道自2020年以来,排查调处2151起矛盾纠纷,均通过“三级三调”制度得以化解。街道按照口头调解奖励100元,书面调处奖励200元,经司法确认奖励300元的标准自筹资金兑付242450元。
“小”事做起。坚持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抓在日常、抓在经常,从小事做起。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了解群众需求,将入户掌握情况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实打实解决群众困难,形成干群心连心,各社区大力开展绿美社区创建工作,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通过划定“党员责任区”“干部联系线”,河图街道实现了干部与群众的紧密联系。2024年以来,街道及社区近200名党员干部累计入户2万余人次,有效拉近了干群距离,打通群众工作堵点。
解群众“愁”。街道党员干部面对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办。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举债修路,打通拱北路的“断头路”,种上万寿菊,让“闹心路”蜕变成“打卡点”;打通象山路,群众直达东城。面对每年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保洁费”等支出逐年增加的情况,与丰耕达成协议,为60岁以上人员提供400个就近务工岗位,根据劳动力每日支付100元、90元、80元劳动报酬,专项用于解决老年群体就近就业事项,想尽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理”顺工作。街道坚持把没人管的事情或一团乱麻的事务,理出头绪,包保到人,一管到底。把关爱服务家庭分层逐一处理,对在管人员按关爱“红”“蓝”“绿”入册管理。其中“红色”重点关爱服务家庭9户;“蓝色”关爱服务家庭259户;“绿色”一般家庭10272户,确保社会安定,群众满意。针对信访发生几率较大的老年群体,河图街道推出平安建设老年协会工作,组织老年群体、健身团队人员排演法治节目或讴歌祖国的节目,减少社会戾气,理顺人民心气。
从“严”治党。面对群众反映部分社区“班子思路乱、经济账目乱、群众思想乱、社区治理乱”等情况,河图街道党工委痛定思痛,深挖病灶,以党建为“基”、治理为“要”、服务为“本”,解决了人心涣散、监督乏力、治理缺位、发展停滞“四道难题”。各社区党总支分别在每个居民小组中推选4名代表组成“廉审团”,成员由党小组长、居民小组长、群众代表、廉情监测员、乡贤人士等构成。2020年以来,社区共召开“廉审团”会议130场次,监督集体事项110件、涉及民生资金2854万元,真正把社区治理权还给群众。
连续四年来,河图街道无大规模聚集上访、无群体性越级上访、无赴昆进京上访;4次荣登隆阳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第一名;街道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金竹林社区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大官庙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河图派出所被评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