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烟火气 地摊经济添助力
- 索引号
- test-/2020-102702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青华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0-09-29
基层治理烟火气 地摊经济添助力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吹着季节的暖风,保山市隆阳区青华海迎来了郁郁葱葱的七月时光,一派草木繁茂景象。年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青华海一度不对游客、居民开放,如今,云南省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无本土病例以及境外输入病例,青华海又得以向广大群众敞开怀抱,并规划了地摊点,全力推动隆阳区经济加快回升。
“生态环境好了,老百姓都愿意到这里来。以前是易罗池时代,现在是青华海时代”,青华街道辖区居民余薇薇几乎每晚都会带着孩子到青华海散步、游玩,乐享“绿水青山”带来的红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首位,规划建设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如今的青华海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水面碧波荡漾、清澈透底、景致相得益彰,构筑了保山“山水城田”城市景观空间新格局。
青华海彩虹桥旁的地摊点,共入驻了各类商户349家1000余人,经营范围涵盖小商品(饰品)、儿童玩具、花卉、工艺品、小吃等。从6月22日组织居民抽签到现在,每天下午六点至晚上十点,“摊主们”都在如火如荼地营业。地摊经济火爆,为青华海增添了许多烟火气息,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考验。
青华海摊位区占地面积仅有18.9亩,但高峰时期群众大量涌入,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背后,给青华街道和官田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带来了一些压力。“经济要恢复,但是不能冒着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的风险来干,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青华街道党工委在生机中看到了潜在的“危机”。为了给青华海地摊经济发展上一道“健康”锁,官田社区在青华街道领导的指示下,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摊位区进行消毒,频率不低于每天3次。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向摊主们发放了口罩,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每天都利用移动音箱播放疫情防控音频,向摊主和群众发放疫情防控宣传页,确保老百姓们对新冠肺炎疫情不掉以轻心。截至目前,共发放口罩600余个,悬挂横幅4条,张贴疫情防控海报60张,发放宣传单2000份。
辛街乡的胡大哥今年36岁,有着多年从事建材行业的经验,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意不太景气,听说青华海边上规划了地摊点,他早早就进了新鲜的应季水果和花卉,准备“大展拳脚”。“一到晚上这里就氛围很好,都能有不少收入,而且每天都有人来维护环境卫生,比预期想象中的要好”。在摊位区划定初期,青华街道就考虑到摊点对青华海人居环境方面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青华海是保山的一张靓丽名片,可不能因为咱们的摊点卫生问题让明星脸上贴了‘膏药’”。为此,官田社区第一书记李杰祥专门聘请了4位摊点区保洁人员,在地摊点内摆放临时垃圾桶50个,日清运垃圾达到500公斤,同时,社区志愿者们还不间断地向“摊主”宣传环境卫生要求,引导大家自觉爱护环境。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场地,解决“占而不用”、“恶意抬价”问题,惠及更多有经营意向的“摊主”,青华海地摊点规划了固定摊位和临时摊位,按天收费、先到先得的临时摊位受到许多“摊主”的喜爱,但同时也在综治维稳方面产生了一些隐患。“有时候会发生摊主之间争执拌嘴的情况,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巡查,保障地摊点的稳定”,巡查队员杨志宏说,从6月20号开始,他们轮流驻扎在地摊点,每天都能行走上万步。
在食品安全方面,青华街道官田社区与摊主们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公开告知商户禁止销售活禽、玻璃制品以及药品,隆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专门对地摊点的进货渠道进行了审查,并敦促摊主们办理健康证,为消费者的权益保驾护航。同时,青华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们深入地摊疏导点排查安全隐患,普及消防知识,“大哥,使用液化气的时候要小心,过期的液化气钢瓶就不能用了”、“大姐,这些塑料布和包装纸是易燃物品啊,不要大量堆放,会有安全隐患”。同时,官田社区也发动志愿者们,提醒群众停放车辆时严禁占用、堵塞疏散道路和消防车通道,切实保障了地摊点周边的公共安全。
地摊行业门槛较低,看似简单,但随着摆摊市场开放,竞争者逐渐增多,加之电商成熟便利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摊主在摆摊之余都会拍摄短视频、利用娱乐平台开直播来为自己“吸粉”“攒人气”,从而带动商品销售。面对青华海地摊点片区信号较差的问题,青华街道及时引入了移动信号车,并于6月30日投入使用,范围覆盖面广,网络速度较快,满足了摊主们“线上发展”的需求。
在城市管理,服务地摊经济方面,青华街道始终坚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当好“服务员”“店小二”,摸索接地气、暖人心的举措,促进地摊经济发挥出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