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谋振兴安置点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 索引号
- 01525777-3-/2021-1125027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芒宽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1-05-27
参政议政谋振兴安置点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芒宽彝族傣族乡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乡镇,总人口48594人,共有21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有高黎贡山跨州市易地搬迁群众731户3938人,基本是傈僳族。为确保换届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安置点民族同胞的合法权利,芒宽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提前安排部署,充分发扬农村基层民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从严从实开展换届选举工作。
充分体现支部引领。在乡党委的领导下,移民安置点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夯实村级基层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激发和调动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搬迁群众转变观念。在换届过程中,严格把关,引领各项选举工作依法、依规、合理、有序。一是早谋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党委政府积极谋划,对全乡所有村级班子、村干部进行了年度考核。通过班子和干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形式,结合平时情况掌握,了解群众、村民代表、班子成员的思想动态,摸清现状、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早部署,做到早摸底、把全局。对换届选举重点难点村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教育引导,把焦点问题解决在换届选举前。讲清程序步骤、资格条件,严肃换届纪律,通过座谈交流,进一步了解人员动向,准确把握选情,综合研判人选,精准选人用人,切实把组织信任、群众认可、政治过硬的人请进来,把适合发展需求、能力突出的人选进来。
充分体现村级自治。村级换届选举是体现村民自治的一项主要工作,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党支部,对移民安置点全面进行网格区域化管理,所有楼栋全部有党员挂钩联系。在安置点党支部选优配强了优秀党员民族干部,由支部委员联系移民党员、移民党员联系移民群众,移民致富带头人、护林员组长结对帮扶移民群众等措施,真正做到“让自己的人管自己的事,由家里的人操家事的心”,极大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增强了搬迁群众自治管理的主人翁责任感。
充分体现群众参与。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懈努力,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级集体经济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少数民族群众像当地人一样,有房有户、有水有电、有和谐家园、有了新职业、新身份。“隆阳区芒宽乡芒宽集镇安置点”2020年11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择优遴选为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200个“美丽搬迁安置区”之一。这些都为民族群众政治参与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通过各级不断的帮扶教育、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驻村工作以及群众的自身努力,少数民族同胞的民主诉求增多了,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作为安置点美丽家园的主人翁,政治参与热情高涨,通过手中的一张张选票,将自己放心、大家满意的人选选到新一届班子中。
充分体现风清气正。保证好选举的合法规范,保证每个选民的内心意愿得到如实体现,是搞好换届选举的关键。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规范换届选举程序。全乡广大党员敢于亮身份,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向村民宣传村级换届的相关政策要求,通过双语不厌其烦地把党的方针政策传到群众中去,充分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做到法定程序不变通,规定步骤不减少,选民权利不截留,确保选举程序的合法性和选举结果的民主性、有效性、公正性,杜绝各类不正之风,正确引导民族同胞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选出真正符合条件的“当家人”。
下一步工作中,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芒宽乡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移民群众,搬出幸福,搬出自信,搬出尊严,搬出小康!用“啊滴滴”(点点滴滴,傈僳语)换群众“娜娜洒洒”(安安逸逸,傈僳语)。
文:王颖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芒宽乡党委副书记(挂)、芒宽乡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