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决定因素”,让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索引号
01525777-3-/2021-1124008
发文机构
隆阳区芒宽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10-08

挑选“决定因素”,让各民族“像石榴籽

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隆阳区芒宽彝族傣族乡199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05年被云南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乡镇,共有21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随着高黎贡山跨州市易地搬迁731户3938人全部落户芒宽,给这个被称为“峡谷明珠”的民族乡镇注入了“新鲜血液”。作为全市最大安置点之一的芒宽集镇安置点,共安置少数民族群众534户,2617人,基本是傈僳族,2020年11月“隆阳区芒宽乡芒宽集镇安置点”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择优遴选为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200个“美丽搬迁安置区”之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芒宽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紧紧抓住“关键少数”,选好干部带好队伍,将服务与管理融入与群众交往的点滴之中,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一是紧紧抓住党组织书记这个“领头羊”。村两委不仅是村级组织的负责人,更是成百上千户群众的当家人,特别是移民搬迁安置点的村(社区),群众信赖你才把权力交给你,作为党组织的负责人,更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芒宽乡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的要求,全面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虽然芒宽集镇安置点进行了社区划分,将安置点一分为二,但是分村不分家,不论是新成立的芒宽社区还是平田社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在新当选的两名“一肩挑”负责人的带领下,协作团结安置点党支部的党员民族干部,在一线开展民族工作、在一线化解矛盾纠纷、在一线锤炼作风、接受考验,引领辖区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和谐、谋划发展,解决百姓所需所急,做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二是把准用好民族干部的“度量衡”。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围绕“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确保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对照干部的一贯表现进行综合研判,既看现在解决困难的实际能力,又看过去脱贫攻坚的表现,既看显绩,又分析潜绩。没有过硬的本领,群众就会不信服、不佩服,往往也办不成事,办不好事。芒宽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确保用当其时、用当其位,使安置点更多的优秀少数民族人才脱颖而出,打造一支能更好地团结带领民族同胞共同奋斗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今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作为集镇安置点的芒宽、平田社区14名“两委”班子成员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43岁;有大专以上学历7名;有女干部4名,中共党员10名,形成老中青搭配结构合理的干部梯度。新进班子的民族干部,由政治素质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一对一”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扎实成长。通过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少数民族干部,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增强队伍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三是切实发挥民族干部“原属性”。少数民族干部来源于本民族群众,他们通晓本民族的语言,和群众有共同的风俗习惯,深知本民族群众的想法和愿望,也和当地群众一样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芒宽集镇安置点共有3名跨州市搬迁傈僳族优秀干部被选入新一届“两委”班子,其中2名是中共党员,1名是30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年轻干部。同时两个社区14名“两委”班子成员中,共有少数民族干部11名,其中彝族干部4名、傣族干部2名、傈僳族干部5名,他们是群众身边真正讲“自家话”、帮“家里忙”、解“家务事”的“熟人”。芒宽乡扎实抓好少数民族干部理论学习和经常性思想教育,切实提高综合素质,通过随时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干部思想动态,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进一步密切了民族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联系,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加强管理给民族干部“上发条”。党的十八大以后,全面从严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少数民族干部也要坚守“底线”,通过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引导少数民族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坚定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积极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知荣辱、守规矩。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安置点量身定做“家风家训”,促群众互帮互促,推动移风易俗。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的作用,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组织开展人居环境优秀家庭、民族团结优秀家庭等创建活动,定期开展民族歌舞活动、带动民族文化能人的培养,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安置点创建。强化营造法治氛围,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引导安置点移民信教群众爱国爱教、知法守法、正信正行、服务社会,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

五是情系群众给民族干部“鼓干劲”。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安置点群众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更离不开少数民族群众的共同努力。芒宽乡始终把群众,特别是安置点民族群众放在最高位置,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面光辉旗帜高高飘扬。积极维护群众权益,对移民群众中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及时给予关心和帮扶,支持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及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为安置点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医疗卫生、居家养老、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充分利用安置点党员活动场所、群团之家、警务室、红白理事活动场所等,着力强化村(社区)党组织阵地建设,让移民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惠,提升移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习近平总书记用“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来比喻各民族团结,形象贴切、意境深远。下一步工作中,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芒宽乡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继续搞好民族团结工作,贯彻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目标要求。各民族将同心同德,最大限度凝聚智慧和力量,共同繁荣发展。

供稿:隆阳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芒宽乡驻村工作队队长 王颖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