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宽彝族傣族乡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 索引号
- 01525777-3-/2019-111502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芒宽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9-03-20
一、基本情况
芒宽乡位于隆阳区西北部,距离保山城区126公里。全乡东西宽22.5公里,南北长37.5公里,总面积544平方公里。全乡辖14个行政村(含芒合、百花岭),125个自然村,154个村民小组,13455户,总人口48083人,(其中高黎贡山移民728户,387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32731人,占总人口的68%,居住着彝、傣、傈僳、苗、白等21种少数民族,是隆阳区民族种类最多的乡镇。主要发展的扶贫产业分为种植和养殖2大类,种植业包括蔬菜、柑橘、咖啡、中药材、核桃、甘蔗、蚕桑、香料烟,养殖业包括生猪、肉牛、禽类和蜜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个(西亚村、芒龙村、勐林村),贫困人口1188户5764人,开展扶贫工作以来,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努力,2015年脱贫16户60人,2016年脱贫33户132人,2017年脱贫87户406人,2018年需完成脱贫贫困人口1052户5166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总支牵头发动。根据乡党委政府发展万亩柑橘特色水果产业的现实目标,芒宽社区党总支、吾来村党总支和大门坎村党总支迅速行动,先后召开支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会议,在充分听取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后,成立各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分组入户宣传,分头开展工作。在各村“两委”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乡共流转土地1.8万亩,分山地与水田,土地流转费用每五年为一个周期,第一个周期内水田每年每亩1000元、山地每年每亩500元,从第二个周期起,每满一个周期,租赁价格水田、山地每亩上涨100元。
(二)公司农户联动。积极引进云南峡谷明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沃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百花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叶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保山市伟农农牧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与村合作社签订劳务用工合同,优先考虑当地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就近务工,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企业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双赢”。
一年来,在云南峡谷明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工的本地农民工达3万个工,支付工时费260万元。其中贫困户10户,有15人,用工达4500个,支付工时费36万元。加强对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务工人员工作技能,累计培训人员500余人次。云南峡谷明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支付两年土地流转费350万元,总投资已达2000万元。
(三)产业规模带动。乡党委、政府研究制定《芒宽乡万亩热带特色水果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打造柑橘种植核心示范区,引导农业现代化与规模化同步发展。立足我乡资源优势,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借助土地治理、高效节水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集中连片发展“万亩柑橘”。同时,以“柑橘套种白及”的模式积极带动大门坎村柑橘基地内中草药规模化套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企业收益,减少企业种植成本,间接促进当地农户的就业增收。
截至目前,芒宽乡共计流转土地1.8万 亩,其中峡谷明珠公司在芒宽乡大门坎、勐林、打郎三村实施节水灌溉2200多亩,种植柑橘,套种白及2000多亩;在芒宽村龙洞流转1000多亩,种植柠檬。金鑫公司流转4700多亩,种植柑橘。云南百花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流转220多亩,种植重楼。项目的实施,在隆阳区起到示范作用。
(四)传统优势产业推动
一是传统种植业方面。2018年末,全乡粮食总面积60207亩,总产量35620吨;种植香料烟5017.6亩,15052.8担,产值1711.5万元;种植甘蔗2.71万亩,入榨甘蔗7.94万吨,产值3652万元;蚕桑总面积4047亩,养蚕4702张,交售鲜茧19.18万公斤,2018年上半年以来,春蚕鲜茧收购36035.1公斤,单张产茧38.3公斤,单价49.26元/公斤,产值达177.51万元,蚕桑市场情况较为乐观;咖啡面积43000亩,产值6450万元。
二是畜牧业方面。2018年末,全乡生猪存栏69553头,出栏肥猪102092头,大牲畜存栏12756头,出栏7701头,产值达1.9亿元。三是蔬菜产业方面。2018年末,全乡蔬菜面积达10000亩,产值7400万元。四是培育特色产业方面。集中连片发展芒果、荔枝、柑橘等特色产业基地22000亩。
(五)创新合作模式促动
1. 以“企业+合作社+养殖场+移民”的模式促增收。投资3601.5万元高黎贡山移民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建设芒宽乡孔雀山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该项目设计存栏能繁母猪3000头,育肥8800头,年出栏生猪10万头。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为高黎贡山移民及本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150个以上就业岗位,受益芒宽乡所有的高黎贡山移民安置户。同时,通过母猪寄养、仔猪托养、仔猪赊养等方式扶持带动周边高黎贡山移民安置户发展养殖业脱贫增收。目前,项目已完成531.967亩土地流转。
2. 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移民”的模式促增收。投资2403万元高黎贡山移民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建设万亩热带特色水果产业园及中药材特色产业园。通过引入龙头企业,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流转土地,发展柑橘、坚果、中草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为高黎贡山移民及本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800个以上长期就业岗位。
3. 以就业培训助推劳动力转移促增收。截至目前,已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信息渠道公布,实现劳动技能培训全覆盖;同时,根据《保山市高黎贡山移民群众脱贫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安排,累计开展高黎贡山移民劳动力技能培训54期5897人次,实现贫困人口就业788户1648人,其中,已外出务工302户402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28户228人,当地规模农业、合作社就业368户1018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高效节水、土地治理等项目交叉作业,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劳务合作社初建,管理有待提升,产生效益慢。
二是村集体经济增收困难。一方面,村委会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刚起步,竞争力还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经营性服务能力比较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用不强;另一方面,部分村“两委”及监委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积极性,有畏难情绪,思路不宽,方法不多。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尽快完善与企业合作模式,签订相应的协议,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各项任务按时完成。把涉及芒宽乡贫困户有劳动力的人员信息进行在册统计,及时掌握动态,进行合理化、规范化的劳动力转移。
(二)加快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福库沟水利项目建设。督促水利项目推进实施,强化协调配合,加强与区财政、水务和农业等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切实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保障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三)完善协调保障服务工作。积极与上级农业部门、科研院校沟通、协调,提高柑橘种植管理技术,切实加强柑橘产业技术培训,提高公司、果农的整体素质,提高果品质量,确保安全。
(四)促进当地贫困户的就业增收。完善贫困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任务落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土地流转经营,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在减少企业种植管理成本的同时,鼓励贫困户到柑橘种植基地就近务工,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