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招商引资显成效-- 筑巢引凤栖 花开蝶自来
- 索引号
- 78167090-3-08_Z/2017-0611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商务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7-05-09
保山招商引资显成效-- 筑巢引凤栖 花开蝶自来
2016年,保山市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挑战,突出规划引领,聚焦重点产业、创新机制体制,深化区域合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坚定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力推重大项目引进落地,外来投资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势头。不久前,保山市以突出的成绩,扎实的作风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2016年度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一等奖。
完善顶层设计打造投资洼地
大发展离不开大投入,大投入离不开大招引,当前,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地方发展的关键动力。要想抢抓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就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
4月初,由保山市委书记赵德光带队的保山党政代表团赴昆明,与多家省属企业对接,积极拓宽合作内容、强化合作深度。中旬,赵德光率代表团赴上海、深圳、长沙等地考察招商,进一步增强在谈项目的投资意向,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
密集的行程表、马不停蹄地招项目、谈合作、促发展,专题研究、现场办公、常态化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正是得益于“一把手工程”的高位推动,今年一季度保山新签约项目25个,新开工建设项目42个,引进市外实际到位资金189.59亿元。
亲自参与,靠前指挥,抢抓“商”机,把招商工作作为“一号工程”,紧紧围绕企业和项目,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和效率,“招大引强”结出累累硕果。西安隆基股份、山东恒丰纺织、山东中柏韩美、天津纺织集团、碧桂园集团等一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正在快速落地……保山市在招商引资中不断求新求变,向“产业招商”“专业招商”精准转变,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保山市结合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对原有招商引资政策进行完善,实施政务审批‘一站式’服务,降低门槛,简化流程。”刚刚才从外地招商回来的市招商合作局局长杨玲介绍。为解决企业融资和资金周转困难问题,解决政府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政府的产业发展服务能力问题,保山创新金融改革,采取了“51+49”产业迅速扩张的股权债券模式和“10+3”投资模式,促进项目投资多元化,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落户保山。
完善顶层设计,打造投资洼地。配优配强招商力量,健全招商机构,强化资金保障。在市级领导的高位推动下,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党政一把手站在一线指挥,深入一线招商。据统计,去年保山市共引进市外实际到位资金642.37亿元,增长28.65%。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49.46亿元,同比增长23.74%;实际利用外资1208万美元,完成省任务530万美元的228%;纳入省级重点包装开发的项目5个;上报省局3批次共计39个项目,被评定为省级重点项目7个;2016年南博会暨24届昆交会保山市成功签约项目21个。
“筑巢引凤”推进精准招商
招商引资,重在“筑巢引凤”。保山充分发挥主体平台的磁场效应,围绕“五基地一中心”、五网建设、“三个万亩”“十个一万亩”城市建设、园中园建设的需要,坚持精准发力、精准对接、精准签约。
敢创新才能有新天地,敢担当才能有新业绩,敢作为才能有新地位。为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去年,保山在市工贸园区内探索发展“园中园”模式,突破行政区域划分的壁垒,充分整合各县、区优势资源,加快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布局,全力打造优良投资环境。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龙陵硅基产业园,以重点发展多晶硅、单晶硅、有机硅及太阳能组件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目标,现已成功引进西安隆基公司投资50亿元,将形成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
隆阳电子信息产业园定位为以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去年8月以来,隆阳区招商局瞄准深圳、东莞等目标区域,成功与保山和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保山昌利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富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香港连康国际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其中保山昌利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已在工贸园区过渡厂房投入生产。
施甸装备制造产业园进入生产阶段,昌宁生物资源加工贸易物流园、腾冲机电产业园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加快进度。特别的区位、特别的政策、特别的模式、特别的平台,“园中园”正成为实现新跨越,建设新保山进程中的“主引擎”和“反应堆”。
思路改变天地宽,“园中园”模式的聚集效应吸引了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项目先后与保山签约,一批大型知名企业纷纷前来保山实地考察。去年以来,新材料、信息产业、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及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等八大产业新签约引进88个项目,占全部新签约项目总数的82.2%,协议总投资651.74亿元,同比增长3.1倍,为保山的跨越发展夯实了招商基础,走出了一条招大引强的精准招商之路。
以招商促发展以服务促招商
轻纺、大数据、硅生产是保山的三大核心产业。为全力以赴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及辐射,保山市按照一个产业、一套基金、一套班子的原则来服务企业,推进项目的落地、建设,使企业能够快速做大。
“在与西安隆基的对接过程中,党政一把手多次过问项目进展,并安排专人负责前期协调工作,要求紧盯不放、高效服务,当好‘金牌店小二’,提供五星级服务,确保项目尽快落地。”杨玲说。对重点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的模式,使得保山在同期的竞争中赢得了先机,促使该项目最终落地龙陵园区。
总部在深圳的“大华海瀚”,于去年11月9日在施甸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扶持政策下新成立,现已正式投产,是“园中园”第一家投产的企业。
“项目从引入落地到建成运营,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保姆式’的优质服务。”保山大华海瀚科技有限公司的张青海总经理不禁感叹:“得益于政府、部门的超强跟进力度和超高服务水准,总部调动了所有资源来支持项目建设,后续公司将在市工贸园区施甸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建设科技园项目,未来可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
在施甸鸿园科技有限公司,整机装配车间内,一台台平板电视在自动化的流水作业线上传递着,经过整机调试、绝缘耐压检查、出厂设置等工序,就可以装箱销往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我们公司主要以生产液晶电视为主,自动化的生产线耗电量很大。而保山的特有的电价优势、区位优势很有吸引力,公司从洽谈到项目落地仅用了3个月。”该公司总经理范繁说。
“企业的肯定,更加增强了我们做好服务的信心。每个环节都做到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解决问题,我们的宗旨就是全方位当好‘店小二’,努力打造‘五星级服务’。”施甸县工业园区管理局局长李峰表示。
更加注重对经济运行环境的整体研判,加强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关注投资商投资心理;更加注重以商招商、平台招商、新模式招商等方式的运用,保山正乘风破浪,快马加鞭,努力实现招商工作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