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引来红嘴海鸥迁徙度冬

索引号
01525724-7-/2020-0226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水务局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0-02-26

隆阳全面推进河(湖)长制 引来红嘴海鸥迁徙度冬

近段时间,雨过天晴后的隆阳区明子山水库碧波微漾,湛蓝如洗,一片宁静自然。成百上千只红嘴鸥云集库区水面之上,展翅飞翔,仿佛舞动的精灵翩翩起舞,只见它们时而轻盈地掠过水面,激起层层微波;时而急速地冲向晴朗的天空,在湛蓝的背景上留下一幅俏丽的剪影,引得库区周边村民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影,伴随着这些美丽精灵到来,隆阳大地发生了新的变化:湖水更蓝了,河水更清了,隆阳的山水更美了,俨然一幅人与鸟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明子山水库位于保山城西南面,地处隆阳区潞江镇登高村明子山寨子脚,东经98°55',北纬24°55',坝址海拔高程1099m。所在河流为怒江左岸小支流马河黑龙洞河上游,距潞江镇28km,距保山城区约60公里。水库以引蓄东南侧滥枣河径流为主,水库控制径流面积105.94km2(其中:本区5.79km2,引水区100.15km2)。总库容1229万m3(其中兴利库容976万m3、死库容178万m3、调洪库容75万m3),灌溉面积2.42万亩。枢纽由主坝、副坝、输水隧洞、溢洪道组成。明子山水库始建于1952年,历经多次扩建,至1990年4月建成现状坝高26.5m,于2005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16年、2019年连续两届获得“隆阳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人畜饮水的中型水库,是潞江镇登高、石头寨、三达地等村寨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也是石头寨、三达地村人畜饮水的主要水源。目前主要种植作物为:黄瓜、西红柿、无筋豆、包谷、芒果、圆圆、青枣、火龙果。

红嘴海鸥俗称“水鸽子”,为了躲避北方寒冷的气候,每年冬季它们都会迁徙到南方气候暖和的湖泊、江河越冬。而红嘴海鸥首次迁徙“落户”明子山水库,得益于隆阳区河长制工作的深入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改善。据明子山水库管理站站长杨富伦介绍,随着隆阳区“河长制”工作的逐步深入,明子山水库水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首次吸引了红嘴鸥来隆阳区过冬,给“静态”的明子山水库平添了几许“动态美”,也给美丽的隆阳城市增添了一道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卷。

隆阳江河湖泊为何变清变美?2017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重要河湖库渠实现“安全生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为目标,把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作为隆阳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抓手,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系统治理和美丽河湖建设。美丽河湖建设,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把隆阳建设成为滇西最美丽城市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明子山水库已被纳入2021年市级规划的美丽河湖建设。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隆阳区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发展大局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注重水污染的源头防控、着力抓好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水生态修复、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机制,不断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工作目标迈进。

河(湖)长制“有名”更“有实”,隆阳区共设立河长497人,设置河长制公示牌347块。截至目前,已落实资金524.3万元,用于保障河长制工作顺利开展。长期以来,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是河湖保护工作的“绊脚石”,也是人民群众的烦心事。2019年,隆阳区开展了全区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以严促“清四乱”专项行动为契机,区乡村三级河长共巡河8480人次,有效推动了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河湖保护治理成效得到提升,截至目前发现的四乱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清理河道长度达22.56公里,清运淤泥、打捞河面漂浮垃圾共计5840余方,清运杂草840余吨,开展联合执法50余次,依法关闭10个非法河道采砂点,有关部门对怒江、澜沧江等2018年考核水质不达标、国控省控断面不达标、水功能区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达标、暗访时发现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等问题进行了明察暗访,强化问题整改。全区还统筹推进“隆阳清水行动”、水库垃圾围坝整治、固体废物整治、河湖采砂整治、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水源地综合保护、水域岸线管控、水生态修复、河湖网箱养鱼集中整治、河湖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隆阳区河湖保护治理初显成效,河湖库渠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