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2021年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索引号
01525707-9-/2021-0813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08-13

 

 

保山市隆阳区  

2021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  

实 施 方 案  

 

 

 

 

   称:      

2021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      

项目申报单位: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隆阳区财政局      

   话:      

     0875—3136178                

项目建设地点:      

            隆阳区                        

方案编制单位: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隆阳区财政局      

   间:      

        〇二              

 

   

 

 

 

 

 

 

 

 

 

 

 

 

 

 

 

 

 

 

 

 

 

 

 

 

 

 

 

 

 

 

 

 

 

 

      

 

一、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1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二、项目实施指导思想 2  

三、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2  

(一)生猪生产情况 2  

(二)项目建设条件 5  

(三)存在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7  

四、总体方案设计 8  

(一)项目建设目标 8  

(二)扶持范围、对象 8  

畜禽粪污收集措施 9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11  

(一)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补助 11  

(二)生猪体系建设 11  

)动物防疫服务 12  

(四)贷款贴息 12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2  

资金概算 12  

(二)资金筹措 13  

七、项目实施步骤及时间进度安排 13  

八、组织保障措施 13  

(一)加强组织领导 14  

(二)强化项目监管 15  

(三)严格资金管理 15  

九、效益分析 16  

(一)经济效益 16  

(二)社会效益 17  

(三)生态效益 17  

17  

   

 

 

隆阳区2021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为实施好隆阳区2021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充分发挥奖励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促进隆阳区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农业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20192号)  

2.《保山市财政局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保财2020179号)  

3.财政部关于印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5778号)  

4.《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云财农〔202123号);  

5.《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以及《保山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及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6.《云南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试行)》  

(二)编制原则  

1.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政策公开,建立公示制度,接受各方监督。  

2.专款专用的原则。奖励资金按规定用于发展生猪生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3.区级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资金分配下达项目实施单位,由项目实施单位直接兑现项目承建单位,严禁违规二次分配。加强项目绩效管理,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4.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力求实效。  

5.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项目建设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统一,区域经济技术条件与项目实施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项目实施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突出抓好恢复生猪生产、加快肉牛产业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四项重点工作,不断强化饲料、兽药、生鲜乳和屠宰行业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提高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三、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猪生产情况  

1.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隆阳区有国土面积达501l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57.63万亩。全区辖17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348个村(社区)委员会、3639个村民(社区)小组2020年末全区总人口达94.62万人(户籍人口数),其中:农业人口达51.8万人。2020年全区实现粮食总产量达49.11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达123.54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达51.45亿元以,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1.65%,已成为仅次于种植业的第二大产业。2020年全区实现肉类总产量达9.28万吨、禽蛋产量达0.56万吨、水产品产量达1.22万吨。全区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延伸,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首选产业、致富的重要途径。  

2.生猪生产基本情况  

隆阳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的生猪养殖大区,有着较好的生猪养殖基础,生猪产业是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生猪生产和外销一直是全国、全省、全市的重要养殖基地和重点规划布局区域之一。1987年隆阳区被列为全国的“商品猪基地县”,1991年和1994年被列入全省27个“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之一和“母猪‘三高’示范区”,自2008年起一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并连续14获得奖励资金。2020年末,全区生猪存栏79.6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7.46万头,出栏87.88万头,出栏率达110.36%,猪肉产量7.35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79.2%,实现产值38.07亿元,占牧业总产值的73.99%,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82%全区有生猪养殖示范村127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达20个,涌现出了一批以隆阳区显会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保山市山田种植有限公司、隆阳区永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芒宽乡孔雀山标准化生猪养殖场为代表的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三嘉实业有限公司生猪定点屠宰厂、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肥猪外调收购站等为代表的生猪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带动了农户养猪水平提高、拉动了生猪养殖基地建设、拓宽了肥猪产品流通渠道。截至2020年底,全区畜牧集贸市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类畜产品专业市场逐渐形成,全区有生猪定点屠宰加工企业(户)累计达7个,年屠宰生猪达15.49万头、年产值达3.1亿元;全区有生猪外调企业(户)累计达16个,2020年向广东、湖南、德宏、怒江等地外销商品肥猪达49.59万头,占全区肥猪出栏数的56.43%销售产值达17.36亿元。“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3.良种繁育情况  

目前全区有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民营良种猪扩繁场5个(隆阳区永军种猪场、保山友农友农业科技公司种猪场、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保山市山田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保山市隆阳区旭升养殖有限公司),饲养能繁母猪1757头,年提供优良种猪10000余头。种猪场所培育的良种猪除了向保山五县区提供外,还向省内的德宏、临沧、怒江、大理、楚雄等地州提供。近年来,我区以提高生猪出栏率、商品率为目标,狠抓生猪良种繁育推广,主LY二元良种母猪与杜洛克种公猪杂交改良,生产DLY三元商品猪技术,年引进优良种公猪、种母猪3000头以上。2020年全区的良种母猪已达7.45万头以上,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4%以上。截止目前,全区生猪供精站点20,人工授精技术业务覆盖全区21个乡镇(街道),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改良9万窝以上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的推广普及步伐逐年加快。  

4.生猪规模养殖情况  

全区已发展养猪示范村127个,培育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20个,累计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示范场(小区)2个,省级4个,市级17个。有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户)351个,其中:出栏100-499头的有272个、出栏500-999头的有50个、出栏1000-2999头的有18个、出栏3000-4999头的有7个、出栏5000-9999头的有2个、出栏10000头以上的有2个。351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户)2020年末共出栏肥猪达22.33万头,占全区肥猪出栏数的25.12%  

(二)项目建设条件  

1.区域条件  

隆阳区位于中国西南部,东经9843-9926分,北纬2446-2538分,东北边隔澜沧江与大理相望,南边和保山市的施甸县、龙陵县相连,西边以高黎贡山脊与腾冲为界,北边顺怒江而上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毗领,是保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境东西宽78公里,南北长96公里,总面积5011平方公里,大多为山区和半山区,总人口约96.38万人(常住人口数)。城区距昆明498多公里,离中缅边界200多公里,有320国道、昆—瑞高速公路贯通全境,大—瑞铁路已在实施中,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是滇西交通枢纽重镇,素有“滇西锁钥”之称,是云南省外连东南亚、内连省会昆明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全省走向南亚保山先行“桥头堡”建设的第一市区和保山沿边开放的重点实验区。  

2.社会经济状况  

2020年末,全区实现生产总值达393.9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4163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54元,其中:来自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37元以上占农村常住居民来自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4809元的83.9%,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18%以上。2020年全区农村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值达123.54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达51.45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41.65%。全区烤烟、甘蔗、畜牧、蚕桑、核桃等主导产业得到全面巩固提升,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潜力较大。  

3.饲料资源  

隆阳区具有“滇西粮仓”之美誉,饲料资源丰富。全区以种植玉米、大豆、麦子、蚕豆等农作物及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为主。2020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49.11万吨,产值16.35亿元其中:包谷产量达29.35万吨大豆产量达1.26万吨麦类产量达3.64万吨蚕豆和豌豆产量达1.72万吨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产量达1.06万吨,以包谷为主的粮食作物和以油菜为主的油料副产物以及酒糟副产物可用来作饲料。丰富的饲料资源为全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4.技术支撑体系  

隆阳区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农业部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畜牧兽医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隆阳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系统内设畜牧股、兽医股,下设局属二级单位区畜牧工作站、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区动物卫生监督所,21个乡镇(街道)均设有乡镇(街道)畜牧兽医工作站。全区畜牧兽医系统有干部职工131人,其中:区局畜牧股、兽医股等有在职人员5人,区级有畜牧科技人员59人(其中:高职11人、中职26人、初职18人、技术员1人、工人1人),乡镇(街道)级有畜牧科技人员67人(其中:高职41人、中职16人、初职8、技术员2)。还有村级防检员323人,负责各村(社区)的畜牧科技推广和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全区畜牧兽医系统队伍有着丰富的科技试验示范、推广经验,专业技术素质过硬,具备项目建设实施和指导能力。多年来,在各级广大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猪人工授精、生猪“321”免疫技术推广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生猪“圈舍建设、品种改良、饲料生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综合配套养殖技术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区畜牧产业基础设施已明显改善,养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生猪科学养殖态势初步形成,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乡村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区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存在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存在问题  

1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全区2020年畜禽粪污产生量为340.83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3.25%,畜禽粪污未利用量为23万吨。而且,因为历史原因,部分村寨养殖密集区排污设施建设不到位,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处理措施不规范,给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保山坝东河流域10个乡镇(街道)虽然大部分区域被划为禁养区,已不允许发展规模养殖,但村寨内的规下畜禽养殖户的粪污年产生量仍有21.84万吨,若不规范处理,将给村庄和东河带来较大污染。  

2)疫病风险依旧较大。我区地处疫病防控前沿,紧邻保山市的缅甸是口蹄疫重疫区和老疫区,隆阳区的几大活畜交易市场多年来形成牲畜的集散地,境外动物疫情常年对我区构成威胁。近年来国内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形势异常严峻,多种动物疫病毒型不断变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同时,基层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部分乡镇仅1-2名兽医人员,新生力量补充不够,村级动物防疫员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难以适应肉牛和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资金投入不足。近些年虽然增加了畜牧业的投入,但与现代畜牧发展及农民增收的需要差距较大。一方面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畜牧贷款难、扩大生产难,规模小。目前,部分养殖场虽想扩大规模,但面临投入增加的问题,急需金融贷款的支持。  

    2.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好上述存在的问题,加快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发展,推进生猪产能恢复,建设现代畜牧业已显得十分迫切。  

1)加强对畜禽养殖粪污面源污染防治,以村庄、水源地等为重点,逐步规范提升畜禽养殖配套粪污收集、处理、利用设施  

2)加强畜禽防疫服务及动物卫生监管体系建设  

3加强财政资金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通过贷款贴息等扶持手段,鼓励养殖企业充分发挥金融的撬动杠杆作用。  

四、总体方案设计  

(一)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项目乡镇(街道)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更加规范,畜禽粪污资源化率达90%以上;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二)扶持范围、对象  

一是支持保山坝东河流域范围内以生猪养殖为主的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建设完善粪污收集处理设施;二是扶持隆阳区畜牧工作站、隆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隆阳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实施生猪体系、动物防疫服务体系建设;三是用于贷款贴息补助保山市山田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规模养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   

畜禽粪污收集措施  

1.推广主要模式  

1分户收集处理模式  

针对保山坝东河流域范围内的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建议各户的畜禽养殖圈舍配套建设污水贮存池和堆粪间建设暗沟排污或使用PVC排污管所有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达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推广干清粪工艺,将干粪清理到堆粪间堆捂发酵,尿液和少量冲洗污水进入污水贮存池暂存发酵,最终固液粪污均就近还田利用。  

2)集中收集处理模式  

畜禽养殖户集中或养殖密度较大的区域,畜禽粪污产生量大,若不妥善处理,将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可以选择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将畜禽养殖污水通过管网统一收集至粪污收集中心,再通过氧化塘、生态调节池等净化处理后,最后将水肥还田利用。  

2.主要设施建设标准  

1排污沟(管)三面支砌壁抹面、上面加盖预制块排污沟或直接铺设PVC排污(直径10-30cm,铺设距离长的间隔15m-30m设一检查孔(口);集中处理主管采用直径不低于100cmPVC管或双壁波纹管,一级支管直径50cm-100cm  

2储粪场:半敞开式、空心砖半墙体(墙高1-1.5米)、水泥砂浆抹内壁、混凝土浇筑地面、钢屋架或木屋架、石棉瓦或灰色树脂瓦屋顶;规模较小的散养户确实没有条件建设储粪场的,应通过干清粪后,将畜禽粪便用桶或其他容器转运至堆捂发酵场所。  

3污水贮存池:采用砖混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现浇(深度不超过6米),水池基础原土夯实或砌筑毛石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建议加钢筋不易开裂漏水),水池墙体可以采用毛石或砖砌筑、钢筋混凝土现浇。水池墙壁砂浆抹灰,内壁增加防水砂浆粉面。池顶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或制作预制盖板。规模较小的散养户也可以直接购置一体式化粪池。  

4氧化塘/生态调节池采用砖混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现浇(深度不超过1.5米),水池基础原土夯实或砌筑毛石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建议加钢筋不易开裂漏水),水池墙体可以采用毛石或砖砌筑、钢筋混凝土现浇。水池墙壁砂浆抹灰,内壁增加防水砂浆粉面。池体周围做牢固可靠的安全设施,栏杆竖杠、高不低于1米、间距15cm。生态调节池应种植水生维管束植物或高等水生植物,可选种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应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较强的耐污能力、易于收获和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3.主要设施规模标准  

1)分户收集处理  

根据《云南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试行)》,若发酵周期为30天,储粪场最低配套规模按每头猪0.06平方米测算。若贮存周期为30天,污水贮存池最低配套规模按每头猪0.3立方米测算。结合隆阳区实际情况,本方案执行如下最低标准:  

散养户      

大户      

设计生猪存栏规模(头)      

污水贮存池(m³)      

设计生猪存栏规模(头)      

储粪场(㎡)      

污水贮存池(m³)      

50头以下      

3      

50—199      

8      

20      

2)集中收集处理  

养殖户采用干清粪工艺,将畜禽粪污干湿分离、固液分离后,固体粪污参照分户收集处理模式标准分户建设储粪场收集处理。液体或全量粪污通过氧化塘、沉淀池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氧化塘、沉淀池容积不小于单位畜禽粪污日产生量(m³)×贮存周期(天)×设计存栏量(头),建议各养殖户先分户建设污水暂存时间为5-10天的污水暂存池,暂存池的污水通过污水管网再进入集中处理点,集中处理点建设的污水贮存池、氧化塘、生态调节池污水停留时间建议分别为30天、20天、30天,畜禽粪污日产生量推荐值为:生猪0.01 m³/头,奶牛0.045 m³/头,肉牛0.017 m³/头,家禽0.0002 m³/头,具体可根据养殖户(场)实际情况核定。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补助。计划以补助的方式支持保山坝东河流域范围内以生猪养殖为主的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2968建设配套粪污收集处理设施支持建设储粪场2064平方米、污水贮存池13800立方米、氧化塘540立方米、生态调节池540立方米。其中,散养户2710户,要求每户建设3立方米污水贮存池,共计8130立方米;大户243户,要求每户建设8平方米储粪场共计1944平方米,每户建设20立方米污水贮存池共计4860立方米;1个养殖密集区15户,要求每户建设8平方米储粪场共计120平方米,集中建设污水贮存池810立方米、氧化塘540立方米、生态调节池540立方米。    

(二)生猪体系建设开展“妊娠母猪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创新性专题试验研究1指导14生猪标注化规模养殖场和1个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建设。对示范场(小区)50头商品猪生长育肥性能进行测定组织本区域内的养殖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3120人次,现场会2  

动物防疫服务采购猪瘟、蓝耳病、狂犬病等疫苗;开展动物可追溯体系建设(产地和产品检疫证、耳标采购等);支持特聘防疫专员等工作  

(四)贷款贴息补助保山市山田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规模养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项目总投资概算项目概算总投资654万元,其中: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补助431.56万元,生猪体系建设投资20万元,动物防疫服务体系建设投资168.51万元,贷款贴息33.93万元。具体投资概算如下:  

1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处理设施补助计划补助散养户2710户、补助资金271万元,大户243户、补助资金126.36万元,养殖密集区115户、补助资金34.2万元。具体补助标准如下:  

散养户要求每户建设3立方米污水贮存池(每个污水贮存池补助1000元),每户补助1000元;大户要求每户建设8平方米储粪场(每平方米补助150元)和20立方米污水贮存池(每平方米补助200元),每户补助5200;养殖密集区要求每户建设8平方米储粪场(每平方米补助200元),集中建设污水贮存池每立方米补助200元、氧化塘每立方米补助150元、生态调节池每立方米补助150元。  

2)生猪体系建设投资概算:开展“妊娠母猪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创新性专题试验研究指导生猪标注化规模养殖场和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建设、对示范场(小区)商品猪生长育肥性能进行测定投资17万元组织技术培训投资3万元  

3)动物防疫服务体系建设投资概算:采购猪瘟、蓝耳病、狂犬病等疫苗投资144.91万元;动物可追溯体系建设(产地和产品检疫证、耳标采购等)投资11万元;特聘防疫专员工资补助12.6万元。  

4)贷款贴息概算:补助保山市山田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规模养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33.93万元。  

(二)资金筹措项目概算总投资654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中央补助资金  

七、项目实施步骤及时间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限为20215月至202112月。具体实施的时间进度为:  

(一)20215月,项目前期摸底,《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审批;  

(二)20216月至202110月,项目实施  

(三)202111月至202112月,项目完工,完成验收及进行总结、归档等。  

          年月      

内容      

2021      

5      

6      

7      

8      

9      

10      

11      

12      

1. 项目前期摸底,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审批。      

     

       

     

     

     

       

       

     

2. 项目实施      

     

       

     

     

     

       

       

     

3. 项目完工,完成验收及进行总结、归档等。      

       

       

     

     

     

       

       

     

八、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隆阳区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支持生猪产业发展项目领导小组,由区人民政府分管畜牧业的副区长担任组长,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区发改、审计、统计、自然资源水务、环保、林业等相关部门及项目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农业农村局,由分管畜牧工作的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处理项目建设和执行过程中的日常事务。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项目资金监管,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督促落实项目建设实施,负责制定项目建设总体方案、实施计划和相应措施,协调各方关系,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建立起有效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将项目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乡镇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各方力量支持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开展调查研究二是成立项目技术服务小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成立隆阳区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支持生猪产业发展项目技术服务小组。项目技术服务小组组长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担任,分管畜牧工作的副局长和区财政局分管农财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区财政局农业股股长、区农业农村局畜牧股股长、兽医股股长、农环股股长、计财股股长、区畜牧工作站站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区动物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及项目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为成员。具体负责对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支持防疫及疫病监测服务,开展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等。三是加强项目检查,确保项目有力有序实施。加强项目建设的全程监督和检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项目按质、按量或按进度实施。同时,建立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奖惩制度。对绩效突出的部门、个人给予表彰;对责任心不强、工作绩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问责追究。  

(二)强化项目监管项目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为项目总负责人,各分项法人为分项负责人。一是加强项目技术管理,确保项目质量。为切实确保项目实施质量,项目技术服务小组要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批复》和相关行业标准和质量要求做好项目实施的技术服务督促项目单位做好项目实施痕迹管理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归档。二是强化项目完成后的资产、运行等后续管理,确保投资持续发挥实效。项目资产管理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由项目业主负责进行管理,为保证中央财政投资发挥实效,项目相关主管部门负责项目资产监管。项目建成后,为保证项目发挥实效,项目业主要严格按照项目要求组织生产,不能变相作为它用或租赁给其他业主和个人使用,更不能在十年内出售,否则项目监管部门有权进行收回处置。  

(三)严格资金管理资金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农业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20192号)《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云财农〔202123号)文件精神和要求管理。一是资金使用实行公开公示制。严格按照公开、透明的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对所扶持的范围、扶持对象的现状及补助标准等进行7天的张榜公示,以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使人民群众全面了解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的扶持政策,并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二是资金管理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执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相关管理规定。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补助资金的管理及审批,并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资金的拨付根据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对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处理设施的补助,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进行兑付,即:由各乡镇(街道)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编制细化补助实施方案,组织养殖户按项目实施方案及技术标准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部建设内容,通过乡镇(街道)初验合格项目领导小组提交区级验收申请,再由项目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成立专家组,对各乡镇(街道)项目完成情况开展核查验收,验收合格后予以一次性兑付项目补助资金;对未按项目实施方案及技术标准要求按质、按量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的,需按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合格后,再予以兑付;如不按要求整改的,将取消项目扶持资格。生猪体系建设生猪防疫服务体系建设费用和贷款贴息支出补助则实行按进度进行核销,即:对涉及设备、物资采购采取委托区级采购部门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单位进行代理招标采购,并凭采购发票直接核销后支付给采购供应商,其他经费支出凭相关发票进行核销。项目竣工后,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还将严格接受审计部门的审查和监督。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促使保山坝东河流域范围内规模以下养殖户21.84万吨畜禽粪污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还田利用,每年可为农民节省约1000万元肥料成本,同时施用有机肥后大幅提升了项目区域种植的果蔬品质和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是促进全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续力乡村振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动物防疫体系得到巩固和加强,全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疫病群体免疫密度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  

(三)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强化畜禽粪污干湿分离和种养结合等技术的推广力度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尿及污水通过规范收集处理后,就近还田利用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有机肥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形成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促进改善东河流域生态环境。  

   

1. 隆阳区2021年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  

资金使用计划表(汇总表)    

2. 隆阳区2021年中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      

资金使用计划表(分表)  

3. 项目绩效目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