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2019年甜柿产业提质增效项目-甜柿品牌打造实施方案

索引号
01525707-9-/2019-1008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9-10-08

   一、项目名称:隆阳区2019年甜柿产业提质增效项目-甜柿品牌打造

二、实施单位: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三、建设时间:2019120204

四、建设地点:隆阳区板桥镇、辛街乡、蒲缥镇、丙麻乡、金鸡乡、杨柳乡、西邑乡等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根据《隆阳区2019年甜柿产业提质增效工作方案》(隆政办发〔2019〕3号)《隆阳区扶贫办 隆阳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计划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通知》(隆扶联发﹝2019﹞6号)文件要求,经报请局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同意,隆阳区果树蔬菜技术推广站承担实施隆阳区2019年甜柿产业提质增效项目-甜柿品牌打造内容,项目补助资金159.61万元。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为:建设特色甜柿优势产区品牌公共服务平台1个,收集整理全区种植大户、组织机构、购销渠道、农业技术等数据,建立产销对接基质,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印刷3000吨隆阳区公用品牌外包装,建设项目区技术展板8个;拍摄甜柿宣传短视频1个;建设甜柿质量可追溯基地1个;建设农产品宣传推广体验中心1个;召开保山甜柿商品推介会1-2次;编制发布“保山甜柿产品质量标准”、“保山甜柿栽培标准”、“保山甜柿品种选择及种苗培育标准”三个地方标准;甜柿技术培训1000人次;(按照《中共隆阳区委办公室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精准扶贫改善基础设施实施办法的通知》隆办发【2015】78号文件要求进行补助

六、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339.64万元,自筹1374.94万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品牌财政补助40万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924.7万元,隆阳区2019年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补助534.9万元,剩余补助资金389.8万元在下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补助。其中159.61万元用于甜柿品牌打造,由隆阳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实施,具体实施内容为:

(一)区域公共品牌外包装策划、设计,及项目样板展板设置。(45万元)

我区甜柿产业总体规模虽然逐步扩大,但种植还比较分散,全区户均种果5亩以下的果园面积占48%,50亩以上的仅占 6%,经营分散导致生产行为难统一,产销脱节, 加工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力不足、专业组织力量薄弱。通过隆阳区2019年甜柿产业提质增效项目实施,统筹整合隆阳区甜柿产业优势资源,将甜柿产业的品质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建立隆阳区甜柿区域公共品牌,统一设计包装标识标牌,对隆阳区甜柿经销商补助3000吨甜柿外包装印刷费用,建立项目区示范种植基地展板,加强对外宣传及产地规范化种植。财政补助资金45万元。今年12月底前完成。

(二)举办第一届甜柿丰收节,建设特色甜柿优势产区品牌公共服务平台(45万元)

在果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的品种、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隆阳区水果产业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时机,树立品牌,形成规模。扩大宣传,培养市场竞争主体,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上乘的水果拳头产品,创建品牌、打造名牌、拓展占领市场。

2019年借助项目实施,以保山甜柿产业协会为基础,由行业主管部门引导,以隆阳区甜柿经营主体、大户等甜柿产业从业主体、人员为核心,整合产业优势资源,针对产业发展短板,以增加产业内生动力为目标,计划举办第一届保山甜柿丰收节对隆阳区甜柿产业进行集中宣传推广。借助项目实施,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特色甜柿优势产区品牌公共服务平台,以拍摄甜柿专题纪录短视频,召开甜柿产业产供销商洽会,建设保山甜柿质量可追溯试验示范基地,培育种植新品种甜柿种苗,与物流企业合作建设保山甜柿网购数据中心,邀请国家级甜柿知名专家进行培训指导,结合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等方式,建设保山甜柿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提升产业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展经营生产购销渠道,建立甜柿区域品牌体系。财政补助资金45万元。

(三)“保山甜柿”中国驰名商标申报(0元)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申报“保山甜柿”为中国驰名商标,相关财政补助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预计资金40万元,不列入方案资金内。12月底向国家主管部门完成相关材料上报程序。

(四)“保山甜柿”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转让。(0.3万元)

与保山市甜柿协会商定将其所持有“保山甜柿”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转让至隆阳区果蔬站,便于政府开展品牌打造行动。财政补助资金0.3万元。今年12月底前完成。

(五)“保山甜柿”云南省保山市地方标准编写并发布。(9万元)

1.委托保山市质检中心、保山学院资环学院编写发布“保山甜柿产品质量标准”,计划费用3万元,在12月前发布完成;

2.委托保山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工作站编写发布“保山甜柿栽培标准”,计划费用3万元,在12月前发布完成;

3.委托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编写发布“保山甜柿品种选择及种苗培育标准”,计划费用3万元,在12月前发布完成。

(六)板桥、辛街、蒲缥、丙麻甜柿绿色食品申报(8万元)

板桥、辛街、蒲缥、丙麻各申报一个甜柿绿色产品,合计4个,计划每个绿色产品申报补助2万元,计划资金8万元,12月底全部材料上报结束。

(七)建设隆阳区甜柿产业种质资源圃—甜柿科普宣传基地(43.31万元)

隆阳区目前仅仅大面积种植一个单一品种甜柿—次郎甜柿,品种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对于大规模的甜柿病虫害爆发抵御能力十分脆弱,急需加强新品种引种试验力度,提升我区甜柿生产抗风险能力。结合产业现状积极对外引进优势品种、对内收集自有品种,整合种质资源,向全国相关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征求近100余种野生或驯化的种质资源,培育适宜隆阳区栽种的优势品种,提升我区甜柿生产抗风险能力。借助此次项目实施,成立集政府、生产方、销售方和技术开发研究方为一体的品牌联盟,旨在收集整理隆阳区甜柿种植、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相关信息,构建隆阳区甜柿产业发展信息共享平台,拓宽隆阳区甜柿产业市场渠道。筛选“保山甜柿”品牌建设的中坚力量,实现“保山甜柿”品牌共创、共享、共荣、共发展。

甜柿产业在隆阳区发展近40余年,因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固定的培训基地,科学的展示平台导致领导、媒体、专家、商家、群众和从业人员都很难系统性的去了解甜柿产业的发展历程、产业现状、未来趋势、经济价值、市场导向等。结合隆阳区万亩农业观光园建设、区农业农村局科技示范服务中心建设契机,打造云南省第一个设施种植与露天种植相结合,集生产、科普、示范、推广为一体的隆阳区甜柿产业种质资源圃、甜柿科普宣传基地。对内为甜柿产业健康发展,对外为社会导向的系统性宣传,都需建立一个甜柿产业宣传基地、科普平台、培训中心。

1.试验示范(申请财政补助15.61万元)

种植分散,多年来由于隆阳区甜柿产业处于自由发展状态,没有形成合力,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种植比较分散,全区户均种果5亩以下的果园面积占48%50亩以上的仅占6%,经营分散导致生产行为难统一,产销脱节。另一方面,技术推广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技术人才匮乏,科技推广能力与水果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果农对果树整形、修剪、果实套袋、肥料的合理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栽培技术知识不够了解,以至栽培技术管理粗放,单产低而不稳。结合项目实施,计划建设保山甜柿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基地1个,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隆阳区西邑乡下坝村,项目实施面积为25亩。引种太秋、早秋、阳丰、次郎、上总、夕红等国内外主栽早晚熟品种,在隆阳区金鸡乡、板桥镇、西邑乡、蒲缥镇、板桥镇等甜柿产区进行10-20亩同田对比栽培,通过规模化栽培总结新品种引进经验,收集果品特征数据,便于隆阳区甜柿品种升级换代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在培育新品种和研究新技术上下功夫,加强优质大果技术研究,不断抢占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科技制高点。

2.种苗繁育申请财政补助3万元

隆阳区目前仅仅大面积种植一个单一品种甜柿(次郎甜柿),对于大规模的甜柿病虫害爆发抵御能力十分脆弱,急需加强新品种引种试验力度,提升我区甜柿生产抗风险能力。按照“品质忧、产量高、抗性强”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优良母树选择,建设好采穗圃,进行标准化苗木繁育。结合项目实施,计划建设保山甜柿母本园及良种繁育基地1个,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隆阳区杨柳乡鱼和村,实施面积为12亩。在三年内申请甜柿相关专利2个,发表省级、国家级甜柿论文2-3篇。培育扩繁新品种甜柿砧木和太秋、早秋、阳丰、甜柿种苗5万株以上,并在全国首批进行甜柿新品种规模化适应性栽培试验。

3.品种展示(申请财政补助2万元)

我单位结合甜柿产业发展需求从保山本地、广西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合作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从所属辖区走访、调查、采摘、购买近100个野生品种种质资源用于在隆阳区2019年甜柿产业提质增效项目-甜柿种植资源圃科普培训基地栽培试验。结合项目实施,计划建设甜柿种植资源圃1个,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隆阳区金鸡乡郑官村,实施面积为8亩。

4.科普培训(申请财政补助13.9万元)

隆阳区是全国最大的甜柿基地,也是全国最适宜种植甜柿的区域,出产甜柿品质标准很高。但是碍于产业影响力小,产品知名度不高,所以品质优势没有转化为品牌优势。结合项目实施,计划建设甜柿科普培训基地1个,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隆阳区金鸡乡郑官村,实施面积为20亩。建立隆阳区甜柿产业联盟,甜柿产业提质增效项目展销、推广、宣传基地,每年定期联合市区科协等科普部门视实际需求情况,开展甜柿科普培训活动数次,通过实物、标本、图文、声光电媒体等多种形式形象的来展示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方法、选育过程、种植管理技术为下一步农作物社会科普、品牌建设打好展示基础。展示果树的管理、新品种的培育、病虫害的防治等,使村民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使游客感受丰硕成果和绿色田园景象。为下一步农作物技术推广提高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打好宣传基础。

5.农业投入品采购(申请财政补助3万元)

结合此次项目实施,配合以上相关基地建设开展,按照实际需求购置农药、肥料、绿色防控物资、育苗耗材等若干。

6.生产管理设施维修改造(申请财政补助5.8万元)

为了保障此次项目实施,结合实际情况将对以上基地的灌溉、安全、科普、培训等设施进行维修改造,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项目用途。

(八)隆阳区甜柿产业标准化技术培训(9万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隆阳区内的乡镇、相关部门、企业等组织机构分类、分批、有重点的进行“保山甜柿”产业标准化培训,建设培训基地1个,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行业资讯等培训。计划培训1000人次。财政补助资金9万元。今年12月底前完成。

七、实施步骤及进度安排

项目计划实施期限为14个月,即20191-20204月。具体进度如下:

(一)20191月: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发动相关人员,编制方案,工程设计,造价等。

(二)20195月—201912月:完成土建工程及设备购置安装。

(三)20204月,完成项目总结、验收。

八、管理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

为加强项目管理,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具体如下:

 组  长:杨俊波    隆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罗建华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成  员:吴有杰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张绍琪    板桥镇人民政府

 孟继传    丙麻乡人民政府乡长

 苏学君    蒲缥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晓波    辛街乡人民政府乡长

         兰再亮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农村改革与合作经济股股长

杨  楷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股股长

陈迎新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与环境资源股股长

         刘延莲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财务审计股股长

 梅丽玉    隆阳区农业农村乡村产业发展与绿色食品股股股 

        

 茄海梅    隆阳区农业农村市场信息化与对外交流合作股股股长

          邰  杰   隆阳区果树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

刘艳春   隆阳区农环站站长

李学义   隆阳区植保站站长

韩锦明   隆阳区土肥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由组长抽调,副组长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严格遵守项目实施方案,加强预算、图片资料、决算等项目资料的整理归档。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实施项目,保证长期发挥效益作用。

资金管理措施

1.财政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隆阳区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隆办发〔201857号)、《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乡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隆政办发〔201779号)执行,为保证财政统筹整合补助资金切实发挥建设效益,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强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2.自筹资金管理

依法筹集,保证自筹资金及时到位、拨付和使用,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做好项目建设中的质量、进度监督工作。

3.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引入(组建)新型经营 主体或组织农户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发展新植甜柿基地3个, 规模集中连片面积不低于500亩。二是按照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人工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进行 种植,确保4年后甜柿产品达到绿色有机食品标准。

九、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预计项目实施后,有利于加快我区现代甜柿产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树立典范;带动甜柿种植向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经营化方向发展,提高甜柿产出品质和商品率;通过新品种引进示范提高农户发展生产积极性,增加经济收入。

(二)生态效益

 预计项目实施后,通过学习先进种植技术,有效改善本地甜柿粗放化生产方式,减少水土流失,节约水资源,同时通过推进水果标准化生产,田园卫生得到改善,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避免了对土壤和大气环境污染,确保产品的无害化,对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改善生态环境有积极推动作用。

(三)经济效益

预计项目实施后,板桥、辛街、蒲缥、丙麻四个乡镇近1000户甜柿生产户,甜柿产业组织化程度得到加强,销售价格比非项目区增加5%-10%;过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制订,甜柿品质得到加强,在销售商同数量收购中,项目区商品果占比较非项目区高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