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农业农村局2019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 索引号
- 01525707-9-/2020-0703003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0-07-03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2019年度统筹
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19年隆阳区农业农村局主管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75个,项目资金9642.69万元,其中:2018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耕地休耕项目1个,项目资金500万元;白芸豆、豌豆、香橼、土鸡、竹鼠、肉牛等特色种养殖项目15个,项目资金2163.58万元;2019年隆阳区就业扶贫车间项目36个,项目资金3287.46万元;隆阳区2019年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项目1个,项目资金66.3万元;隆阳区2019年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1个,项目资金670万元;2019年隆阳区“绿色食品牌”申报补助项目1个,项目资金60万元;隆阳区高原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1个,项目资金500万元;隆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1个,项目资金500万元;2019年农田建设项目1个,项目资金1045.35万元;2019年隆阳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17个,项目资金850万元。
(一)立项背景
根据《隆阳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共隆阳区委办公室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隆办发〔2018〕176号)文件精神,立足贫困村资源禀赋,综合考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综合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坚持因人因户施策,通过群众自选适宜产业、政府倡导优势产业、企业带动扶贫产业等方式科学设计和实施帮扶项目,为全区如期实现精准脱贫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项目基本情况
1.2018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耕地休耕项目
项目资金500万元,在蒲缥镇、西邑乡、丙麻乡、瓦渡乡、瓦房乡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耕地休耕10000亩,实际完成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耕地休耕9974.2亩,瓦渡、丙麻有部分农户未按要求实施休耕,扣除休耕补助款1.29万元,督促农户下一季按要求实施休耕。
2.2019年隆阳区特色种养殖项目
蒲缥镇白芸豆种植项目,项目资金5.5万元,补助92户收入不稳定的贫困户种植白芸豆368亩,户均种植4亩。
蒲缥镇豌豆(中豌6号)种植项目,项目资金8.3万元,补助贫困户、边缘户317户种植豌豆(中豌6号)690亩。
蒲缥镇(长寿)豌豆种植项目,项目资金31.6万元,补助贫困户、边缘户617户种植豌豆(长寿)1975亩。
蒲缥镇(镰刀)豌豆种植项目,项目资金83.5万元,补助贫困户、边缘户1044户种植豌豆(镰刀)4176亩。
瓦房乡白龙井社区豌豆(圣秀9号)种植项目,项目资金57.6万元,补助种植豌豆(圣秀9号)2250亩,项目涉及农户46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2户。
瓦房乡徐掌村豌豆(滇宝9号)种植项目,项目资金38.4万元,补助种植豌豆(滇宝9号)1500亩,涉及农户23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5户。
辛街乡尖山村2018年蚕桑种苗补差项目,项目资金17.6万元,补助新植桑园200亩,涉及贫困户13户。
汉庄镇香橼种植项目,总投资479万元,2019年下达项目资金323万元,建设时间:2019年4月-2020年12月,建设内容:核心区种植香橼3000亩,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涉及农户200户,其中贫困户101户,收入不稳定的贫困户5户,边缘户30户。目前已完成2600亩的建设内容。
瓦窑镇毛竹棚社区楤木种植项目,项目资金26.2万元,补助种植楤木1140亩,其中:农户种植853亩,合作社种植287亩,涉及贫困户57户。
隆阳区2019年甜柿产业提质增效项目,总投资924.7万元,2019年下达项目资金534.9万元;建设时间:2019年4月-2020年12月;建设内容:新植样板3000亩,其中:蒲缥镇2000亩,板桥镇500亩,丙麻乡500亩;配套样板区灌溉、田间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500亩(蒲缥2000亩、丙麻500亩);板桥镇、辛街乡、蒲缥镇、丙麻乡提升样板800亩(各200亩);甜柿产业种质资源圃、甜柿科普宣传基地建设1个;三品一标新增申报(绿色食品)4个;制订公用品牌外包装设计1个,印刷3000吨隆阳区公用品牌外包装;编制发布“保山甜柿产品质量标准”、“保山甜柿栽培标准”、“保山甜柿品种选择及种苗培育标准”三个地方标准;甜柿技术培训1000人次;甜柿样板宣传展板建设8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新植样板3000亩,提升样板800亩;完成“保山甜柿产品质量标准”、“保山甜柿栽培标准”、“保山甜柿品种选择及种苗培育标准”三个地方标准;三品一标(绿色食品)已申报完成1个,3个正在申报;印刷3000吨隆阳区公用品牌外包装,对销往一线、二线及省会城市的甜柿进行统一包装;完成甜柿技术培训近1000人次;甜柿样板宣传展板已安装;甜柿样板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甜柿产业种质资源圃、甜柿科普宣传基地正在建设。
隆阳区2019年小蚕共育中心建设项目,项目资金630万元,建设21座小蚕共育中心,配套相关设施,资产属村集体所有,所得收益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隆阳区2019年粮改饲补贴项目,项目资金300万元,种植全株青贮玉米1.79万亩,收贮全株玉米5万吨,每吨补助60元。项目要求收储主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并以高于市场价10%进行收购,带动450户贫困户种植1000亩以上,收购4000吨以上,增收66万元以上,户均增收1466元以上。
蒲缥镇土鸡养殖项目,项目资金8.28万元,补助92户收入不稳定贫困户养殖土鸡4600羽,户均养殖50只。
瓦房乡党西村肉牛养殖项目,项目资金82.2万元,引进种母牛123头,覆盖贫困户68户248人;新建青贮池3300立方米,覆盖农户29户1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121人。
瓦窑镇中和村竹鼠养殖项目,项目资金16.5万元,新建圈舍300平方米,引进种鼠600对,涉及4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32户,户均养殖15对。
3.2019年隆阳区就业扶贫车间项目
2019年实施就业扶贫车间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7527万元,2019年下达项目资金3352.46万元;计划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工厂)35个,预计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800人就地就近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升脱贫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申报“隆阳核桃”商标(全类注册45类型商标)1个,为13个食品生产就业扶贫车间申报sc认证,制作核桃生产就业扶贫车间产品包装。实际建成就业扶贫车间(工厂)26个,有4个正在建设,有5个项目不符合就业扶贫车间认定标准和扶持要求,项目资金185万元退回区财政;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450人就业。“隆阳核桃”商标(全类注册45类型商标)正在申报,核桃生产就业扶贫车间产品包装已完成设计未生产,食品生产就业扶贫车间sc认证已完成申报9个,其余4个正在申报。
4.隆阳区2019年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项目
项目资金66.3万元,实际使用项目资金33.81万元,计划开展农业技能培训2210人,实际完成培训2683人,主要培训蚕桑、重楼、生猪、肉牛、肉羊、竹鼠、乳鸽等种养殖技术。
5.隆阳区2019年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2019年下达项目资金670万元;建设时间:2019年6月-2020年12月;建设内容:对102家规模化养殖场及专业合作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及处理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新建5座规模化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1座粪污收集中心(含1个大型沼气工程),新建5个种养结合示范点。截至目前,已开工43家,完工12家。
6.2019年隆阳区“绿色食品牌”申报补助项目
项目资金60万元,建设时间:2019年6月-2020年12月;计划在隆阳区辖区内申报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25个。截至目前,完成无公害农产品申报8个,绿色食品申报15个,有10个绿色食品正在申报,材料已通过省级评审,受疫情影响国家还未完成评审。
7.隆阳区高原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关于转发2018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的通知》(云农计〔2018〕54号),由隆阳区人民政府申报的保山市隆阳区高原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被确定为云南省2018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项目建设地点:隆阳区河图街道、金鸡乡;建设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按创建实施方案,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其中:2018年下达250万元,2019年下达500万元,资金集中使用在产业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产业园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其中:一是产业园公共设施改善投资250万元,主要用于电气安装工程、水利设施工程;二是产业园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投资470万元,主要用于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食用花卉科技博览馆、荷塘观光园彩色休闲步道建设;三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投资280万元,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花卉种植大棚示范建设。
截至目前,已完成产业园公共设施改善;完成荷旅融合彩色观光步道路1条;正在建设集大数据、物联网与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建设食用花卉科技博览馆,占地面积1065.6平方米;正在建设食用花卉科技博览馆,在博览馆内建设质量检验检测中心1个;正在建设花卉种植大棚13438.6平方米。
8.隆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
项目资金500万元,用于补助乡村组清产核资经费,购买产权制度改革软件,制作股权证书。现已完成19个乡镇(街道)清产核资工作和成员身份认定工作。
9.2019年农田建设项目
总投资4678.81万元,2019年下达项目资金1045.35万元;建设时间: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建设内容:建设高标准农田2.19万亩(“两烟”产区2万亩、粮食主产区0.19万亩),配套高效节水面积1.23万亩(糖料基地0.3万亩、经济作物0.93万亩),修建田间道路35公里,渠道40公里,建设蓄水池50个,引水管道20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4235亩,高效节水灌溉8610亩。
10.2019年隆阳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
2019年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17个,项目资金850万元(50万元/村),具体为:金鸡乡黄毛社区、黄毛社区,瓦马乡安邦村、小河村,丙麻乡小寨村、新南村,辛街乡水眼村、杜家社区,杨柳乡茶花村,西邑乡鲁图村、乌马村,瓦窑镇横山村,芒宽乡大门坎村、空广村,蒲缥镇杞木林村、黄泥村,潞江镇赧亢村。项目资金收益率为10%,确保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1.2018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耕地休耕项目
2.2019年特色种养殖项目
3.2019年隆阳区就业扶贫车间项目
4.隆阳区2019年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项目
5.隆阳区2019年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6.2019年隆阳区“绿色食品牌”申报补助项目
7.隆阳区高原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
8.隆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
9.2019年农田建设项目
10.2019年隆阳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评价目的:通过隆阳区农业农村局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立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等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对象:隆阳区农业农村局主管的2019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
范围:2019年度。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1. 评价原则
(1)科学公正。绩效评价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
(2)统筹兼顾。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3)激励约束。绩效评价结果应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4)公开透明。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 评价指标体系
详见附件1。
3. 评价方法及标准
评价方法:采用成本效益分析和因素分析法相结合。
评价标准: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相结合。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 前期准备
一是要求项目实施主体严格按照资金管理文件和项目管理文件等相关规定执行项目;二是督促项目实施主体按要求规范建设,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三是要求项目实施主体开展绩效评价。
2. 组织过程等相关情况
一是组织项目实施主体开展项目绩效自评;二是对项目实施主体自评结果进行核实。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一)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1. 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根据《隆阳区扶贫办 隆阳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计划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通知》(隆扶联发〔2019〕6号)、《隆阳区扶贫办 隆阳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二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计划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通知》(隆扶联发〔2019〕12号)和《隆阳区扶贫办 隆阳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三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计划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通知》(隆扶联发〔2019〕16号),下达隆阳区农业农村局主管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共9642.69万元,资金于2019年12月前全部到位,到位率100%。
2. 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根据《中共隆阳区委办公室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隆办发〔2019〕127号)文件要求,项目资金9642.69万元于2020年6月30日前执行完毕。
3. 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项目资金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中共隆阳区委办公室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隆办发〔2019〕126号)、《中共隆阳区委办公室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隆办发〔2019〕127号)、《中共隆阳区委办公室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隆办发〔2019〕128号)、《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隆政办发〔2019〕47号)等管理制度执行。
4. 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具体详见附件。附件2-1 2018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耕地休耕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2-2 2019年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2-3 2019年隆阳区就业扶贫车间(工厂)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2-4 隆阳区2019年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支出绩自评表,附件2-5 隆阳区2019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2-6 2019年隆阳区“绿色食品牌”申报补助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2-7 隆阳区高原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2-8 隆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2-9 2019年农田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2-10 2019年隆阳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二)综合评价结果
1.2018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耕地休耕项目
该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均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99.1分,自评为优。
2.2019年特色种养殖项目
该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基本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98.93分,自评为优。
3.2019年隆阳区就业扶贫车间项目
该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基本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90.38分,自评为优。
4.隆阳区2019年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项目
该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基本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92.6分,自评为优。
5.隆阳区2019年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该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基本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90.59分,自评为优。
6.2019年隆阳区“绿色食品牌”申报补助项目
该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基本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93.58分,自评为优。
7.隆阳区高原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
该项目完成荷旅融合彩色观光步道路建设;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食用花卉科技博览馆、食用花卉科技博览馆、花卉种植大棚等建设内容正在调整建设方案。绩效自评分为71.4分,自评为中。
8.隆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
该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基本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98.1分,自评为优。
9.2019年农田建设项目
该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基本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93.76分,自评为优。
10.2019年隆阳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
该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基本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95分,自评为优。
(三)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预计2020年9月30日前根据相关要求将项目自评报告、自评表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根据《隆阳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共隆阳区委办公室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隆办发〔2018〕176号)文件精神,一是认真开展项目前期调查工作,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区审定的工作程序,收集项目入库;二是要求各乡镇(街道)从隆阳区(2018 至 2020 年)脱贫攻坚项目库中优选项目,提出当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申报方案;三是认真对乡镇(街道)申报的年度方案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确定的年度方案提交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项目过程情况
2019年,隆阳区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脱贫成效为导向,强化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支撑体系,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性和主动性,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提升贫困人口产业覆盖率和组织化程度,增加扶贫对象稳定增收渠道;以抓项目促增收为着力点,通过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跨越。一是管理制度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二是制度执行有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制度。三是资金使用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办理。资金使用合规,符合文件的规定,有完整的资金审批程序和拨付手续。四是会计核算符合规范要求,相关材料完整。
(三)项目产出情况
1.项目带动促增收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全力补齐贫困人口增收短板,按时间节令实施产业项目,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由于产业发展的连续性,跟进项目建设的后续管理。
2.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用途不改”的原则,加强资金管理,保证投向准确,提高了资金使用管理水平,确保了资金效益最大化。
(四)项目效益情况
一是组织得力,项目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二是突出特色,促进支柱产业发展;三是连片带动,项目实施稳步推进。四是切实加强了农业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项目资金和工程管理,积极主动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确保产业扶贫资金安全,塑造良好的农业农村机关形象。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二是完善机制,倒逼管理。围绕切实完成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认真梳理分析各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明确责任人,建立倒排机制,以工作倒逼推动工作按时完成。三是加强沟通,有序协调。积极主动加强与财政、扶贫、审计以及项目实施主体的沟通协调,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好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四是抓好督促检查,确保成效。认真抓好主管项目的督促检查,进一步明确责任任务,严格按照工作进度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存在的问题:项目绩效自评、公开、结果运用等方面不够完善。
原因分析:一是管理制度还需不断完善。随着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制度更新滞后于实践发展,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二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意识淡薄。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绩效评价意识不强,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掌握。三是绩效目标设置有待科学提高。编制的绩效目标不具体,绩效目标未完全细化,未分解为具体工作任务,部分绩效指标不清晰、可衡量性差。
(三)改进措施
一是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高自我约束与管理的能力,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出台的《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管理、使用好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二是重视工程实施过程与资料管理,在确保项目预算执行与严格控制项目投资上下功夫。抓好工程实施的过程监管,严格工程变更、合同履行等重要环节;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与验收资料的收集,为工程结算提供详实的依据。三是加大项目资金核查力度。避免截留、冒领、骗领情况发生。四是强化项目绩效结果运用,对支付进度快、效果好的实施单位按规定提升资金倾斜,对执行效果差的实施单位削减资金或取消项目。
(四)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通过绩效自评工作的开展,我局将评价结果作为各项目改进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项目的重要依据,各项目针对自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管理方式,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管理办法,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一是针对本部门绩效自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本部门后续项目和以后年度安排项目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二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在项目申报和预算编制中的有效应用。
六、有关建议
一是探索确立农业农村部门行业预算绩效设立体系,形成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农业农村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衡量指标体系。二是确立农业农村部门行业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框架,进一步有效促进预算绩效工作的开展。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附件2-1:2018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耕地休耕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
附件【附件2-2:2019年特色种养殖业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
附件【附件2-3:2019年隆阳区就业扶贫车间(工厂)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
附件【附件2-4:隆阳区2019年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支出绩自评表.xls】
附件【附件2-5:隆阳区2019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
附件【附件2-6:隆阳区“绿色食品牌”申报补助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
附件【附件2-7:隆阳区高原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
附件【附件2-8:隆阳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
附件【附件2-9:2019年农田建设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
附件【附件2-10:2019年隆阳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