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光伏发电项目)现状调查报告
- 索引号
- 01525701-X/20250126-00006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自然资源局
- 公开目录
- 征地前期准备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1-26
保山市隆阳区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云南翔鹏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
目录
(三)工作依据
(五)工作原则
(六)组织参与实施调查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情况
(一)调查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为保障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居(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知情权、参与权,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征收土地的法定程序,结合隆阳区实际情况,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工作。
一、简述
(一)拟征收土地现状基本情况
本次拟征收土地共涉及3个乡7个村16个村民小组,具体为:拟征收芒宽乡打郎村民委员会打郎第二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430公顷(林地0.0430公顷)、打郎第三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176公顷(林地0.0176公顷)、打郎第一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184公顷(林地0.0184公顷),拟征收勐林村民委员会石头寨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287公顷(林地0.0287公顷);拟征收杨柳乡河湾村民委员会浪靠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1609公顷(林地0.0907公顷、草地0.0702公顷)、新安寨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429公顷(林地0.0394公顷、草地0.0035公顷);拟征收瓦房乡浪戛村民委员会桃子箐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356公顷(林地0.0356公顷)、下浪戛第一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239公顷(林地0.0239公顷),拟征收麦庄村民委员会龙潭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367公顷(园地0.0367公顷)、第一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6585公顷(园地0.6551公顷、林地0.0034公顷)、第二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6223公顷(园地0.5503公顷、林地0.0720公顷),拟征收梅兰山村民委员会龙掌山第二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137公顷(林地0.0137公顷)、龙掌山第一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802公顷(园地0.0280公顷、林地0.0522公顷)、石牛坪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295公顷(园地0.0131公顷、林地0.01642公顷),拟征收徐掌村民委员会徐掌第三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2468公顷(园地0.0222公顷、林地0.1784公顷、草地0.0462公顷)、徐掌第一村民小组集体土地0.0879公顷(园地0.0082公顷、林地0.0756公顷、草地0.0041公顷)。
(二)当地人口及社会经济情况
1.隆阳区简介
隆阳,古称永昌,有“永世良久、昌盛繁荣”之义,又名兰城,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保山市府所在地,属云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代边陲重镇。地处横断山脉南段,澜沧江、怒江两江并流地区,东邻大理州永平县、昌宁县,南接施甸县、龙陵县,西与腾冲县相连,北与怒江州泸水市、大理州云龙县交界,东距省会昆明498千米,西离中缅边境279千米。全区国土面积501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2.6%,森林覆盖率65.56%,设21个乡镇(街道),348个村(社区),目前常住人口90.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1.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3万人。
隆阳,一段闻名遐迩的历史。周朝时期属哀牢国首邑;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置不韦县,隶属于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置永昌郡,为东汉时期全国第二大郡;唐属南诏;宋置永昌府;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开设保山县。清代、民国废府设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续称保山县,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保山县为保山市,2001年6月撤市设隆阳区。
隆阳,一条古往今来的通商大道。素有“滇南锁钥”之称,是滇西的交通枢纽,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商大道——“蜀身毒道”的咽喉要道和物资集散地,历代对外开放的门户,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中国通往南亚交通条件好、路途短、行动便捷的通道,滇西抗战大后方重要的国际补给线——史迪威公路穿境而过。
隆阳,一座春城中的春城。最高海拔3659.6米,最低海拔648米,城区平均海拔1650米。气候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加之低纬度高海拔和海拔高程差异较大的复杂地形,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热、温、寒三种气候类型俱全,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如春,终年常绿。最冷1月平均气温9.4℃,最热6月平均气温21.7℃,年平均气温16.5℃,全年无霜期250天,冬春季雨量较少,夏秋季雨量较多,城区年降雨量600—1400毫米,平均降雨量972.4毫米。
隆阳,一座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奇山。境内高黎贡山享有“世界动物植物宝库”“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之称,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曾令中外旅行家徐霞客、马可·波罗和大批文人墨士吟咏的“内八景”、“外八景”:太保滴翠、法明晓钟、公园古荫、东湖荷花、龙池夜月、月明太保、雁塔倒影、春满隆阳;云岩卧佛、玉泉金井、梨花香雪、汉营走马、蕉洞春光、鱼洞石楼、北津烟柳、渔村晚钓。有旧石器时代遗址塘子沟、西汉不韦县遗址、唐代古刹云岩卧佛寺、滇西抗战遗址等。
隆阳,一个物产丰富的粮仓。有“滇西粮仓”的美誉,连续多年获“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称号。盛产稻米、玉米、小麦、透心绿豆、花生、油菜,历来是云南粮食生产区和重要粮食基地,香料烟、茶叶、甘蔗、芒果、胡椒等经济作物品质国内一流,潞江小粒咖啡香味醉浓,享誉中外。
隆阳,一片开发中的热土。进入新时代,隆阳紧抓“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云南自贸试验区发展战略重要机遇,主动融入全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城市经济为引擎,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22年,2022年隆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3.65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2和0.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92.4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62.59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98.63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4:35.8:43.8。全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3.93亿元,同比增长12.6%,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5.4、11.3、1.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3.5%;制造业增长2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7%。全区建筑业增加值68.81亿元,同比增长4.0%,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5.2%。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8.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3.8%,同比增长2.9%,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排全市第3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8.0%,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2.9、10.5、4.0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4.21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4、4.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3位。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785元,同比增长4.5%,增速均低于全国、全省0.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99元,增长1.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7元,增长6.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4:1,比值较上年同期缩小0.12,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8674元,同比增长1.4%,增速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983元,下降5.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35元,增长7.4%。
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560.67亿元,增长9.8%,增速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全市1.3、1.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68.24亿元,下降9.2%,住户存款369.89亿元,增长10.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81.35亿元,增长10.7%,增速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4位。其中,短期贷款117.05亿元,增长14.4%,中长期贷款454.08亿元,增长9.3%。
2022年全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隆阳区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攻坚克难,提振信心,全力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2. 乡镇简介
杨柳乡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西部山区,与板桥、汉庄、蒲缥、潞江、瓦房等乡镇接壤,是一个以白族、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山区贫困乡。全乡国土面积492平方公里,距离保山城区35公里。全乡辖18个村(社区),即阿东、茶山、杨柳、河湾、平掌、马鞍、茶花、法水、干田、一碗水、岩头、冷水、马湾、联合、马田、鱼和、娘咱、鱼塘,96个自然村,176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杨柳乡有户籍人口10477户39319人,其中:乡村人口38916人,少数民族人口27194人。杨柳是一个山区农业大乡,海拔在670米—2864米之间,立体气候明显,有热、温、冷三个气候带,年均气温17℃,年均降雨1100毫米,无霜期205天以上。境内有大小海坝2座中型水库和旧寨坝小(二)型水库;立体气候明显,适宜种植多种农经作物;矿产资源有大理石、玛瑙石、铁、铜、锑、汞等,米黄大理石品质较好、储量较大,为石材加工业发展增添了潜力,拥有“云南永昌南红玛瑙”历史品牌,可引进商家开发,包装打造成隆阳旅游产品;大小海坝及周边风光优美,夏可避暑,冬可观雪,闲暇时可垂钓陶冶情操,是旅游、休闲之佳境;杨柳米酒、火腿等农副产品在隆阳区已有一定知名度,可为打造“品牌”农副产品奠定基础。杨柳玛瑙、米酒、火腿被誉为“杨柳三宝”。
芒宽乡位于隆阳区西北部,地处高黎贡山与怒山山脉之间的怒江大峡谷中,距离保山城区126公里,全乡总面积544平方公里。全乡辖15个行政村(含芒合、百花岭),125个自然村,154个村民小组,13455户,总人口48083人(其中高黎贡山移民731户3938人),少数民族人口达32731人,占总人口的68%,居住着彝、傣、傈僳、苗、白等21种少数民族。
瓦房乡位于隆阳区西部,怒江东岸,东与板桥镇接壤,南与杨柳乡相连,西与芒宽乡交界,北邻瓦马乡和瓦窑镇,保泸高速穿境而过,国土面积312.58平方公里,距保山中心城区47公里,融入“半小时交通圈”。辖19个村(社区)、125个自然村、180个村民小组。2022年末,瓦房乡有户籍人口34037人,常住人口28300人,有彝、苗、满等少数民族14634人。主导产业为蚕桑、红花肉牛、生猪等,蚕桑产业连续8年实现隆阳区蚕茧总产第一,2022年蚕桑产值达1584万元。。
(三)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4.《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
5.《自然资源听证规定》;
6.《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69号令);
7.《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8.《云南省土地勘测定界实施细则》(2016版);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10.隆阳区2022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
(四)现状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2023年11月10日至2023年11月22日。
(五)工作原则
1.统筹部署原则
隆阳区人民政府全面统筹组织开展拟征收土地的现状调查工作。
2.实事求是原则
土地现状调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调查成果应真实反映土地现状,为政府决策和保障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居(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利益提供可靠的数据。
3.调查成果确认原则
土地现状调查成果须经拟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居(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签字确认,保障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居(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相关权益。
(六)组织参与实地调查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情况
为保证白玉光伏发电项目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1.组织协调组:沟通和协调工作。
主要职责: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和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居(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对拟征收土地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
2.外业调查组:负责外业调查工作。
主要职责:负责本项目土地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等的权属、种类、数量等信息调查。外业调查组由外业调查人员组成。
3.内业资料整理组:负责外业资料汇总、整理及报告编制相关工作。
主要职责:负责对本项目外业调查数据的汇总和整理,根据实地调查,结合勘测定界报告编制土地现状调查报告。内业资料整理组由相关技术人员组成。
根据项目工作计划安排及调查任务内容,共投入人员6人,共同负责外业调查、内业数据整理、沟通协调。
二、调查表、附件、附图
(一)调查表
1.白玉光伏发电项目拟征收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调查和权属汇总表;
2.白玉光伏发电项目拟征收土地地上附着物调查确认表;
(二)附件:实地调查的照片
(三)附图:拟征收土地位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