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山工贸园区的“杨官大道”等重要路段,有一排排的“拽”梨树——据介绍,这些“拽”梨原来是散种在大堡子一带的山地里,之所以把这些“拽”梨树留下来规范种植,加以保护,目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让人们看见“拽”梨,想起大堡子,记住乡愁。
新城区,这样的文化元素处处体现。
在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规划者和建设者充分发掘保山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上。
横街直巷勾出的方格构成了保山这个城市的轮廓,一栋建筑,一条巷道,一个村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在这座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紧密结合的城市里,新城区建设作为保山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笔,为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续写着新的篇章。
挖掘历史塑新城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味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省委书记李纪恒在调研全省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时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
新城区就是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来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保山古称永昌,其所产的围棋子称为“永子”,明《一统志》记载:“永昌之棋甲天下!”《徐霞客游记》亦有云:“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为上。”500年沧海桑田,在时光的长河里,永子历经跌宕起伏,制作工艺一度失传,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二代传承人李国伟家族两代人近30年的努力,才得以重见天日。
如果永子是保山文化实物中最璀璨的明珠,那么汉营走马古镇则是永昌历史文化的重构和再现。
汉营走马场位于村南沙河旁,为保山古代外八景之一。据说蜀汉军队开到凤凰村驻扎后,便在村南开辟了一个骑射练习场,并在场边建有“观骑楼”,除平时训练骑射外,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定为“走马盛会”,召集周边各地骑手和蜀军比武演习,并进行骑术表演。蜀军走后,此习俗一直沿袭,直到明代依然空前壮观。
新城区的建设就是充分挖掘出保山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通过标志性的建筑设计塑造个性城市,将几经岁月洗礼的历史记忆固化在新城区的每个角落,重现昔日哀牢风、永昌韵、保山情,赋予保山城建文化更具象的识别标志。因此,保山永子文化园永子棋院和汉营走马古镇应运而生。
融入历史建新城
如何让“永昌永子甲天下”,让高雅深微棋风棋韵在保山盛行?如何充分发挥“汉营走马”遗址的区位特点,让古镇成为新城区的一个文化亮点?在新城区,我市大气魄地建设了一个以“永子文化”为载体的保山永子文化园永子棋院和以“蜀汉文化”为依托的汉营走马古镇。
沿保岫东路东行,便来到保山市永子文化园永子棋院,棋院东侧与万亩荷塘田园风光带相望,西侧紧邻新城繁华的中心,棋院的主体建筑永昌阁坐北朝南镶嵌在青华海的西南角。走进“永子棋院”牌坊,穿过太极八卦小广场和石拱桥,一抬头,永昌阁体势泰然,屋檐高翘,在四个四角重檐矮亭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巍峨雄峻、古朴高雅。
永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自强介绍,永昌阁于2013年11月正式实施建设。永子文化园项目建设用地53.37亩,概算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永昌阁、广场、牌坊、桥梁、绿化、亮化等工程。项目主体永昌阁三面环水,属仿古园林建筑。建筑高度为44.99米,外观5层,内部结构9层,建筑面积4542平方米。永昌阁一、二、三层为围棋文化和永子文化展示区,主要满足围棋比赛、大众休闲、围棋文化交流等功能;四至八层,主要满足市民、游客的旅游观光和休闲需求,并可以满足高端围棋决赛阶段的比赛要求。目前,永子棋院的土建工程和附属工程、绿化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亮化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永昌阁正在进行内部装饰施工。
沿着东河顺流而下,便来到了以“蜀汉”文化为契机,最大限度还原历史、体验历史文化的汉营走马古镇。古镇是保山工贸园区配套设施的主要建设部分。
走进正在抓紧施工的古镇工地,具有蜀汉文化特征的汉阙城池映入眼帘,气势恢弘的汉阙,是蜀汉文化传承的真实写照。汉阙立于汉营走马古镇的中央,与天际相接,连东河之水,犹如守卫着古镇安定与繁荣的战士。汉阙的城墙外,工人们正在把一块块大理石、花岗岩等饰面石材挂在城墙墙体外。“乍一看似乎经不起风吹雨打,实际上,这种悬挂方法却更牢实。”保山市博盛投资管理开发有限公司的李何俊向记者介绍道,这种挂石材的方法叫作、气势恢弘,是利用耐腐蚀的螺栓和柔性连接件,将大理石、花岗石,人造大理石等饰面石材直接挂在建筑结构的外表面。这样悬挂不但不需灌浆粘贴,还增加了石板的稳定性。
汉阙的南边,一排排青砖黛瓦的建筑将永昌盛世推送到游人的眼前。起重机在工人们娴熟的操作下将一筐筐瓦片送到屋檐边,带有图案的瓦片在工人们小心翼翼地铺设下筑成具有汉文化特点的屋檐。李何俊说:“汉营走马古镇建筑所有的图案,都是根据保山出土的汉代文物外形和图案来设计的。”
现场施工人员蔺尚强说,汉营走马古镇共分两期开发建设,截至4月底,一期建造工程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外部装修装饰工程及周边绿化工程。
传承文化活新城
保山,正在利用“文以化人”的软力量,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内涵,实现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据保山市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永子棋院主要承担围棋培训、围棋博物馆、举办国际比赛以及永子文化传承展示等功能。
为进一步传承及弘扬永子文化,拓展永子的发展空间,彰显永子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广大民众广泛、深入地了解永子文化,在市委、市政府推进围棋运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普及培训活动的举措下,保山再次掀起了学围棋、下围棋、懂围棋的热潮;为推广保山围棋运动发展,创建国际围棋品牌赛事,组建了保山永子围棋甲级队,聂卫平亲自出任总教练,柯洁九段担任主将,引进韩国外援申真谞任主力,并报中国棋院备案,出征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在第十二代永子传承人李国伟和团队的努力下,“永子”围棋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越走越好,各种围棋培训、比赛、交流等活动也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文化,正在保山大地茁壮成长,逐步呈现枝繁叶茂。保山,正在把体育竞赛、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永子文化、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在提高保山对外开放的知名度和城市文化品位的同时,打造出一张张集聚保山特色的新名片,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士前来观光、旅游,为保山带来无限的商机和人气,为实现保山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千年温润保山,一品汉营古镇’是汉营走马的真实写照,是保山哀牢归汉生活的精华缩影。”工作人员赵祖云一边指着规划图一边向记者介绍着古镇的一切。“古镇由永昌盛市、乐不思蜀、巷陌人家、文武校场、王侯将相五大功能分区组成,其中包括了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儿童乐园,以非物质文化为主的创意园区,以汉营走马为主题的活动体验区,以历史沿革为轴线、展示保山历史文化的主题馆等。最让人期待的是位于东河西岸的观骑楼,与汉阙在空间上相互对应,是保山外八景的恢复和重现,是汉营走马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观看到操练广场上武士阵主题雕塑和浩大的巡游表演,还可以参与跑马、射箭等一些具有观赏性的体验活动。”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愈发感受到,保山就是立足这些地方文化品牌,把丰厚的文化资源加以梳理提炼,找出最具代表性的、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优势的文化,有计划地加以系统打造,最终成为内部认可、外部认知的特定文化形象,推动全市体育、旅游、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助推保山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
被誉为“永昌古郡”的滇西名城保山,今日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山显现、水流露、田整理、文传承、城有序、绿融城”为框架的总体城镇空间正在形成。同时,随着保山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等城市组团的快速发展,如今的保山,将在滇西大地、沧怒之滨熠熠生辉,成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杨桦 施媛媛 段柔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