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务要闻 >> 正文
全市人民法庭服务群众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辛街法庭召开
发布日期:2015-01-04 10:47:52  浏览:  字体:   作者:  来源:本文来源:隆阳新闻网  打印正文

12月25日,全市人民法庭服务群众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辛街法庭召开。

与会人员参观学习了辛街法庭“联村法官”工作情况,听取了交警直属大队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成立对当事人和交警工作带来的便利汇报。观看了《法官联村、维稳新计》视频资料,并听取了区法院、辛街乡党委、施甸由旺法庭、由旺镇党委交流发言。

据了解,隆阳区法院基层法庭走好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主要是推行特邀调解,创新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推行庭所共建,推进矛盾多元化解决渠道;推行法官联村,实现审判工作与基层综治良性互动。目前已在14个乡镇46个行政村挂牌设立的法官工作室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54起,帮助化解598起,化解率达91.44 %;工作中,还延伸司法触角,拓展服务范围,完善诉讼服务平台,实现了沟通无障碍。

当天的会议要求:一、基层党委政府、综治机构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二、各社会治理职责部门要各司其职、有效对接、密切配合。三、要在社会治理各个环节落实好为民服务这一本质要求。四、要准确把握人民法庭工作的“两大职能”。即依法审判职能和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五、准确把握人民法庭工作的“四个重点”。(一)是“联”。也就是人民法庭要与基层各类组织在工作上加强联系,在职能上加强衔接,在基层社会治理效果上形成互补。(二)是“调”。也就是人民法庭裁判方式要以调解为主,以柔性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为主,达到司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三)是“巡”。就是人民法庭要把巡回审判作为我们主要的办案方式,走出去办案,为人民群众提供上门立案、现场调解等诉讼服务。(四)是“信”。即信息化,就是要把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这个盲区和短板补齐,努力实现人民法庭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要通过大力推进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让人民法庭执法办案更加规范,让人民法庭的法官干警不出门即能参加会议、参加培训,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便捷的诉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