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缥镇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孟秋时节,沿着老320国道进入蒲缥,放眼整个坝区都郁郁葱葱,公路宽阔整洁,蜿蜒的蒲缥大河清水潺潺,集镇内街道干净畅通,车辆行人井然有序。
“落实党建责任、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一年来,蒲缥镇党委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新的党建理念、载体和方式,结合“一教育五行动”探索打造“党建+”引领模式,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基层党建正引领着蒲缥美丽乡村建设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责任清单下的“党建+环境治理”
走进蒲缥镇杨三寨村,雄伟的进村牌坊后是宽阔的水泥路,路两旁的凤尾竹绿意盎然,白墙黛瓦的民居院落里干净整洁。而就在两年前,“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进村一身土,环境脏乱差”曾一度是杨三寨的真实写照。班子战斗力不强,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使杨三寨成为了软弱涣散党组织。而又是因为什么让昔日脏乱差的村寨华丽转身呢?
去年以来,蒲缥镇通过全面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结合群众所关心的具体问题,明列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就基层党组织书记如何抓党建、党员干部有何责任、全年工作重点等内容进行全面阐释。而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明确各村党(总)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镇党委引领各党(总)支部围绕”五边五清五化”的要求,对路边、河边、山边、寨边、地边进行洁化和绿化;大力开展清杂物、清垃圾、清小广告、清侧沟、清庭院的“五清”行动;以硬化、洁化、绿化、序化、亮化的“五化”目标不断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制定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在坝区村初步推广了“户收集、村清运、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山区村则探索出了“以户为单位的卫生保洁轮班制”。针对人口密度、拉运距离等因素,在坝区分别建设了7座大型垃圾焚烧炉,在偏远山区则建设了45座小型垃圾焚烧炉,垃圾日处理量达到16吨左右,能满足全镇垃圾处理需求。
“为改善集镇面貌,通过开展集镇综合整治,封停违规砂石场17处,拆除集镇雨棚、广告牌及整治占道经营528户。此外,投资2547万元的蒲缥大河治理及十里绿色长廊建设已基本完工,现已种植樱花423株、香樟1581株。也就在几天前,集镇主干道内新架设的138盏太阳能路灯也已成功点亮”蒲缥镇党委书记何从亮介绍。
正是在镇党委的推动整转下,通过责任清单下的“党建+环境治理”,以党委带支部,以支部带党员,以党员带群众,各基层党组织斗志昂扬,投身农村环境治理,在环境综合整治中下足了功夫,村村寨寨面貌焕然一新,就如现今的杨三寨,让群众啧啧称赞。
“党建+规划”服务大民生
年初以来,蒲缥镇党委多次组织各党(总)支部书记到施甸勒平、河图青阳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就村庄规划、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进行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学习明确各党(总)支部比学赶超对象,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蒲缥镇党委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理念,按照“环境整洁、村貌优美、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目标,积极引领各党(总)支部推进“两图一书”的制订,按照“先坝区,后山区”的方式,将建筑风貌、村庄规划通过“四议两公开”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决策,再由群众监督执行。合理布局生活、生产、生态等功能分区,以及配套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力求创建出空间层次丰富、方便群众服务民生、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现杨三寨、塘子沟均已完成“两图一书”的制订并张榜公示,其余的村(社区)正处于最后的修订完善阶段。
在突出“两图一书”核心指导下,蒲缥镇坚持“依山建镇、依山建景”原则,践行“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理念。调整镇域综合布局,以文化为脉络,分块推进古镇、新镇、现代人居新区建设,重点推进古镇十二街巷、三馆两楼一寺一街的规划保护。镇党委从扫地、种树、改厕这些小事抓起,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开发过程中来。
产业支撑下的“党建+生态”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蒲缥镇坚持生态经济化、旅游化发展模式,抓好生态推进经济发展,着力构建“绿色幸福乡村”。围绕“三个一,一个五”(水田、坡地、林地,通过产业调整及农业技术推广实现1万元/亩,每户农户通过产业发展,农技技术运用,在土地上可以获得5万元/户)发展思路,着力抓好“四个一万”即一万亩甜柿,一万亩水果甘蔗,一万亩优质红水晶石榴,一万亩薰衣草,由基层党组织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规模连片合作种植。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立足点,将“生态经济”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
在绿化荒山行动中,通过创新方式在保龙高速公路沿线、集镇面山发展高黎贡山糯橄榄6478亩,采取由党组织引领,农户以山地入股、由造林公司种树、农户配合管理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坡地生态修复,还实现了农民增收和生态经济的共赢。此外,镇党委带领党员干部及群众开展“种好一棵树,守好一方土”活动,在路边、河边、山边、寨边、地边植树绿化,现已种植32800株。
“党建+服务”助力美丽乡村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蒲缥镇把实施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与基层党建“双推进”,找准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打出“组合拳”。
一是建立为民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镇建立为民服务中心1个,为民服务站23个,在239个村民小组建立为民代办点,为群众开展民事代办、费用代缴、惠农支付等便民服务。二是建立村组干部党建责任区。通过划分责任区,定期召开党小组、村(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广泛收集办理民情事项、了解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三是抓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深入群众、扎根群众的优势,做好结对帮扶工作。2014年,全镇审核“农村党员创业致富贷款”292万元,支持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四是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创新运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和6995信息平台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党员教育,实施党务公开,发动党员群众互帮互助。目前,全镇已建起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4个。五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扎实开展“合作股份”,全年消除“空壳村”4个,在解决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上有了新突破。2014年,王头寨社区成立隆阳区建新园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通过房屋出租、大棚入股、土地托管、红水晶石榴示范园建设,使该村集体经济发展到10万元以上;杨三寨建立水果市场入股隆阳区西山红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望实现集体经济3万元以上。
蒲缥镇党委书记何从亮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建+“模式构筑开放性服务平台建设,让党建引领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真正实现新跨越,建设宜景宜人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