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务要闻 >> 正文
【提升人居环境】隆阳:常态长效 绘就人居环境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07-15 11:13:35  浏览:  字体:   作者:  来源:隆阳发布  打印正文

近年来,隆阳区下“真功夫”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从细节入手破解民生难题,让“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场透雨过后,走进河图街道河村社区大村子自然村的宋家坝小组,宽敞的水泥路面光滑平整,东河两岸的行道树翠绿挺拔,小广场周围鲜花盛开,停车泊位有序规划,沿村公路旁的万寿菊竞相绽放,“好在河图”的美景一览无余。

居 民 陈会凤

过去这条路,灰尘又大,又窄,行人过路时都要挑着走。现在道路硬化了,很宽敞,走着相当舒服。大家都说,现在宋家坝整得那么好,个个都喜欢,家家的生活也提高了,喜欢种花的就种花,个个爱干净。

宋家坝小组有90户381名居民依东河而居,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小组秉持水岸同治理念,创新推出“533工作法”。“5”指的是用“五个字”破解环境治理难题:“退”,即腾退空间筑牢生态屏障;“截”,即双管齐下截断污水入河;“转”,即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治”,即系统整治提升水域生态;“管”,即通过“三长”联动压实管护责任。

河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田德军

我们首先依托一张网格统筹治理全局,将宋家坝90户划分为9个治理微网格,将日常的人居环境提升、征地拆迁、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纳入网格管理当中;其次是组建一支队伍激发群众动能,我们成立了人居环境提升理事会,常态化开展入户宣传动员,收集民意、调解矛盾;以一套制度保障长效推进,建立“日碰头、周总结、月评估”的制度,街道、社区、小组三级联动,及时分析问题、出谋划策推动工作。

为避免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该小组制定了“三项机制”来巩固环境提升成果。

河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田德军介绍道:“一是坚持户内环境评比机制,依托居民公约,推行‘门前三管’(管卫生、管绿化、管秩序)‘门内四包’(包污水排放有序,庭院环境有绿,孩子教育有力,家庭和睦有爱),对每次评比较好的居民,发放生活物品作为奖励;二是建立污水收储设施管护机制,从今年6月1日开始,收取生活污水处理费,聘用一名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污水收储设施日常管护;三是激活产业带动发展机制,创新‘庭院+’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干部指导、群众主导’三方联动,将闲置庭院、土地作为茶苑、餐吧、车间,将业态植入村庄,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品牌。”

如今,宋家坝在“533工作法”的实践中,正不断发生着喜人的转变,一幅“水清、岸绿、业兴、民富”的东河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了解,近年来,面对东河流域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隆阳区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开展专项行动,形成“一个党员带动一户、一个支部引领一片”的示范效应。坚持群众主体,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机制创新,推行美丽庭院建设,“一月一评比”“一月一现场”,倒逼乡村干部、群众增强环境意识并转化为行动自觉,走出了从东河治理到“生态蝶变”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路径。

区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促进股 辉福军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长效管理,探索建立网格化、积分制管理模式,开展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效巩固。强化示范带动,推广典型经验,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让群众从人居环境“破坏者”转变为“受益者”,并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持续受益,推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