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生态环境局隆阳分局紧扣“三城”定位,围绕“天蓝、地绿、水清、村美、城靓”的美丽隆阳目标,抓实服务、监管两个重点,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全区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一、“三位一体”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以放为先,落实放权责任。规范投资项目目录和事项清单,整合办理流程,大幅压减审批时限,审批时限平均提速75.25%,超出区级要求15.25个百分点。明矩于前,助推权力瘦身。清理规范涉及的10类109项行政职权,通过“清权”“晒权”,打造权力瘦身的“紧身衣”,大幅节约了企业办事成本。提效为本,改进服务质量。通过项目建设“主动服务、全程跟踪”,审批服务“一窗受理、集中审批”,投资项目“系统运行、集成服务”,加快推进“线上办理、一网办通”,大力探索“只跑一次、一次不跑”。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隆阳分局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企业满意率100%。
二、“五手同抓”加强执法监管力度
提高一站位,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政治站位抓生态环保工作,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坚守一宗旨,抓群众满意度提升。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整改等重点任务,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环境突出问题,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两面。卡住一把尺,抓企业日常监管。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效践行分级监管理念。建立了“一单两库”,及时向社会公开抽查结果、处罚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打造一张网,抓违法行为无遁形。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与水务、自然资源、执法局等多部门信息共享,联动执法机制日趋完善,大环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2019年全年累计出动监察执法人员836人次,检查企业285家,开展全区性专项行动7个,下达各类执法、管理文书98份、查处违法企业31家,累计处罚金额500.94万元,较2018年增长51.6%。锻造一支铁军,抓能力素质提升。我们坚持“立足岗位、贴合实际、全员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实战练兵、规范练兵、科技练兵、长效练兵,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环保铁军。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线上线下学习紧密结合,通过举办“业务大讲堂”“执法分析会”“模拟法庭”,开展案卷“回头看”等方式,不断提升队伍“内功”、提升执法水平,锻造环保铁军。
通过提服务、强监管,2019年保山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9%;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2大水系1个国考、3个省考监测断面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区182个噪声监测点位均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且部分指标较2018年有所下降;全年管理减排化学需氧量4987.06吨、氨氮522.68吨。土壤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环境安全事件。“永保桥”水质自动监测站荣获全国“最美水站”殊荣。
下一步,隆阳分局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保山重要讲话精神,勇担当、善作为,进一步提高治理水平和监管能力,当好生态“护旗手”,环境“守门员”,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助推隆阳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花开并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