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务要闻 >> 正文
水寨乡水沟村扶贫车间破解“四个难题”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
发布日期:2019-12-12 16:48:42  浏览:  字体:   作者:李晓斌  来源:隆阳新闻网  打印正文

隆阳区水寨乡水沟村建起了扶贫车间,当地的核桃不但不愁销路,而且实行了保底价收购,破解了水沟核桃产业的发展难题,确保了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增收。

种植核桃是贫困地区农民实现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由于市场低迷,核桃价格低,农民群众虽然连年丰产,但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增收。为了让核桃种植群众丰产增收,水沟村在熊峒安置点建起就业扶贫车间,结合村情实际采取车间+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投资50多万元引进核桃剥壳、烘干、榨油设备及配套设施,对核桃进行深加工,提高核桃产品的增加值和附加值。有效破解了当地核桃产业发展的“四个难题”。

水寨乡水沟村党总支书记仇琳美:我们水沟村建扶贫车间主要是破解四个难题:一是销售难的问题;二是效益问题;三是就业难;四是壮大集体经济。

今年是水沟村扶贫车间投入使用的第一年,为提振农户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该村采取上不封顶的收购策略,有多少,收多少,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将核桃卖出。来扶贫车间交售核桃的农户刘小玉说,今年自家的核桃在家门口就可以卖了,价格也不错。

水沟村农户刘小玉:建立起扶贫车间确实很好,核桃也不用出去外面卖,价格比起其它的高4至5角,我们家今年收得两吨多,卖得3000多块钱。

为破解农户核桃丰产不丰收的难题,水沟村扶贫车间实行保底价收购,按照1.8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核桃青果,同时就近招工,破解农户就业难。扶贫车间在核桃生产加工时就近招收生产工人,使村内留守妇女、老人、有劳动力但没有外出务工条件的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在扶贫车间打工的村民杨保忠则告诉我们,现在在这里务工不仅收入增加了,也可以方便照顾家庭。

 

水沟村村民杨保忠:在这里打工三千六七到四千多,以前没有扶贫车间,就是在家里喂点猪、鸡,也就闲着。来这里打工离家也不远,还可以照顾家庭,很方便,钱也苦着了,生活也提高了。

 

经统计,扶贫车间在生产期间共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50余人,每人每天工资100元以上。扶贫车间按照干果200元/吨补偿水沟村集体经济,破解了集体经济增收难,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水沟村扶贫车间还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强化生产管理,探索发展核桃仁儿、核桃糖等产品的深加工,实现车间、农户、村级集体经济三方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

记者:李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