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提到下村,脑海中立马浮现的画面就是牌坊底下一碗碗让人垂涎欲滴的下村豆粉,而对于下村本地人来说,提到下村那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到处坑坑洼洼,一不注意就会掉坑里;垃圾满天飞,老远都能闻见臭味;赶集时一不注意耳环就被生生抢去、鲜血直流……为此他们还自编歌谣:“下村街,下村街,摩托单车撤不开;下村街,下村街,戴金穿银皆带灾”。
谁都想不到,就这样一个让人吐槽不断的地方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竟成了一个赞美声不绝的宜居地,它是怎样华丽变身的呢?答案就是社区服务精心精细,干再苦再累的活,社区党员干部都没有任何怨言。不信,请看:
在保山市第二师范小学下村分校门口正等着女儿放学的吴女士与记者开始了闲谈,“我是土生土长的下村人,下村这些年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的路况。从我上学起,这条路就是这样的破烂不堪,东一个坑西一个坑,早上天没亮去上学迷迷糊糊就会掉进了坑里,弄得浑身是泥。这路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下村社区成立,有天早晨送女儿去上学时,就发现社区老书记还有社区工作人员们正用锄头在填坑,等放学再去看时让我激动不已,路上的坑都没有了,整条路都宽敞了起来,心里直想这还是我走了那么多年的那条路吗?感慨之余,但心里更多的还是感谢社区为我们修了这条路,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我们的儿女上学放学的路上重复我们昨日掉进坑里的忧心和尴尬了!”吴女士的女儿放学了,母女两人骑上电瓶车往家赶,宽敞的马路上两人的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前两天下的暴雨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下村社区的王奶奶正从外面遛弯回来,坐在了花坛边休息。“那天下的雨真的是太大了,我们家因为地势低洼加上排水口堵塞结果就被雨淹了,家里的积水都没到了脚踝,我是又急又怕,连忙跑去社区服务大厅找人帮忙,社区工作人员二话没说放下手中的工作就往我家跑,社区老书记杨森春已经83岁的高龄了,但是仍然冲在第一个,挽起裤脚脱了鞋,徒手就去挖排水口的堵塞垃圾,其他的工作人员也帮我一桶一桶地往外运积水,将近一个多小时家里的积水才除去,看到他们每个人的手都泡得发白,却没有任何怨言,反而不停地叮嘱我要注意安全,第二天社区工作人员还来我家安装新的排水通道,感动得让我直掉眼泪,我们身边有这样的贴心人,日子定会越来越好!”说到这,王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如同少女般的笑容,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下班回家的小刘将自己的电瓶车停在了社区门口的停放点上,没有上锁就走了过来,记者问他怕不怕电瓶车被偷,小李哈哈大笑:“担心被偷那都是两年多以前的事了,如今人们的素质都提高了加上有了社区巡逻队,在社区的任何地方我都不用担心。以前上街手机、钱包,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表都藏得严严实实,就怕稍微一个不注意会被偷了去,现在不管是赶集还是平时晚上也不会出现偷抢的情况,因为在社区的每个角落都有社区巡逻队的身影,多谢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
昔日的下村已换新颜,为了让下村更美、更亮、更舒适,打造一个全新的环境整治示范点,社区党总支书记梅开顺这样说:“下村社区能有这样的成绩,要感谢永昌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社区群众的配合,在这个岗位上,我们就是要靠自己的精神、能力对得起自己的这份责任。我们要继续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加强社区安全巡逻,为了方便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我们在之后会建成一个下村农贸市场,让群众既能就近购物,又能增加收入。我们会为居民的更好生活而继续前进!”
秋日渐浓,正午仍烈阳高照,约上三两好友,去到不一样的下村吃一碗正宗的下村豆粉,呼吸着新鲜的城边空气,听社区的老人们讲讲下村过去的故事,简直美哉!
田欣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