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7日,隆阳区西山片区2018年“永昌红烛杯”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在瓦窑中心学校顺利举行。隆阳区教育局副局长甫云花同志到会作指导,隆阳西山片区首席校长、首席副校长及片区四所学校的带队领导、参赛教师、观摩教师代表等共计96人相聚在瓦窑中心学校,共同与美好的“人间四月天”相约,与隆阳基于“田园教育”创建“生态课堂”相约,与奉献励志、创先争优、向上向善的“永昌红烛精神”相约。
为期一天半的活动围绕“以评代研、以赛促研”的宗旨展开,主要环节包括同课异构教学展示、课后说课、赛后研讨。
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中,来自杨柳中心、瓦马中心、瓦房中心、瓦窑中心的五位优秀参赛教师分别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角形的内角和》为题展开课堂教学竞技。他们抓住“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展现了各自的教学思想,更呈现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李谨成老师在课堂上耐心细致,如阵阵轻风般让学生感觉特别舒服,令人不禁想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金婕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个有趣的小场景、小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开出了一朵朵小花,真是“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胡开泽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和验证,不紧不慢启发学生思维,“静待花开”的良苦用心让人细细想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张怡霞老师的课处处渗透着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关注,处处蕴含着老师对学生、对数学教学的用心和用情,正应了“一枝一叶总关情”;杨晓娟老师的课如“东风夜放花千树”一般,课堂活泼热闹又不失严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被极大激发,在课堂上绽放出了美丽的花火。全体观摩老师们静静听、细细想、慢慢品,从五节竞赛课中感受到了数学教学非同一般的美好。
课后说课中,五位教师从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效果、说课后反思等方面展开说课,对自己本节课中所呈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赛后研讨环节中,评委组组长杨晓东老师代表评委组进行了细致精彩的点评,既肯定了五节参赛课的亮点,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亮点主要表现为6个“关注”,即关注钻研教材,教学活动设计新颖;关注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关注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利用;关注转化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空间观念的培养。存在问题主要有3点,即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放手不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没有有效利用;留给学生互动交流、发表看法的机会不够充足。评委组针对“图形与几何”教学提出了策略对教师们的教学有很大帮助,一是创设情景,引发思考,注重生活性,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大脑思考,引发问题,从而主动进行探究实践活动;二是体验感知,清晰表象,注重操作性,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在增强“图形与几何”趣味性的同时,提升学生思维的直观性,促使其参与教学过程,并积极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与想象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三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注重探究性,有效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评委组还强调,教学“空间与图形”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评委组的点评言辞诚恳、一语中的,让五位参赛教师如照镜子般反观自己的教学,也让观摩教师习得了观课的角度和方法。大家为评委组的专业、敬业致以了热烈的掌声。
甫云花对西山片区四所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给予了肯定,对全体参会教师勤于学习、乐于研讨的精神给予了肯定,并勉励片区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协力,发扬“奉献励志、创先争优、向上向善”的“永昌红烛”精神,争创西山片区教育新风貌,共创“让学生更爱学校、让教师更有尊严、让教育更有价值”的隆阳“田园教育” 。隆阳西山片区首席校长杨军良、首席副校长张树伟、瓦窑中心学校校长胡华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提出了西山片区各学校将在隆阳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脚踏实地走出西山片区教育工作特色路、创出西山片区教育工作新高度。
竞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两名,瓦房中心学校杨晓娟老师获一等奖,其他选手分获二、三等奖。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本次竞赛让全体参会教师与小学数学教学展开了一段美丽的相遇,更激励着大家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西山片区教育做出新贡献。西山片区四所学校将以此为引领,围绕“质量提升年”教育教学工作目标,打牢基础、明晰思路、坚定步伐、与时俱进,争创西山片区教育教学新风貌。(杨建国 张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