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务要闻 >> 正文
隆阳区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童戏”骨干进行培训
发布日期:2017-09-11 11:17:30  浏览:  字体:   作者:董菲  来源:  打印正文

9月8日,为期5天的隆阳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童戏”骨干培训班在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圆满结束。此次培训由隆阳区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主办、隆阳区文化馆承办,参训人员来自隆阳区上营村、金竹林村、红庙社区3个“香童戏”班的表演骨干共27人。  

2017年6月2日云南省政府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中,保山市隆阳区“香童戏”位列其中。香童戏属傩戏范畴,由古老的傩歌傩舞演变而成,堪称中国戏曲活化石。其剧目可分为神仙道化、民间生活及诸葛亮南征故事三大类,有《羊头太子》、《茶房酒肆》、《黑风五爷》等36个。“香童戏”具有较完整的戏曲元素,其声腔、行当、表演形式都有它独到的特点。传统的“香童戏”还融合了跳火海、烧犁头、吐火等表演绝活,十分精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对研究傩戏文化从中原向西南边疆乃至向东南亚的传播路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证;对研究古代戏曲及社会人文发展演变也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次培训聘请了保山“香童戏”研究专家倪开升、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闵承龙、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朱惠平,保山市戏剧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张志伟等担任指导老师。培训课程内容就香童戏的价值与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香童戏、戏曲表演基础理论、戏曲基本功及武打套路、戏曲表演基础知识等方面开展培训,旨在进一步弘扬隆阳区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进隆阳区“香童戏”的传承、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有效改善各“香童戏”表演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在为期5天的培训期间,学员们积极踊跃,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指导老师精心指导,对提升“香童戏”表演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