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务要闻 >> 正文
隆阳区“三措并举”推进“控编减编”工作
发布日期:2017-07-10 09:15:53  浏览:  字体:   作者:编办 张维  来源:  打印正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和省、市“控编减编”精神,隆阳区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坚持“瘦身”和“健身”并重,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区编制管理的实施方案》,采取3项措施规范管理编制“3量”,不断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盘活机构编制资源,增强机构编制管控主动性,深入推进控编减编工作。  

“3项规定”严控总量。一是规定编制总量分类管理。进一步明确编制分类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行政、事业、政法、群团、工勤”5种编制单独核准、分类管理,严格把关,确保不混用、不乱用、不超用。二是规定编制总量年度核准。结合层级管理和部门、乡镇职责任务的变化情况,采用“编随事走”的原则,对区直各部门编制实行一年一核准、乡镇(街道)三年一核准,既保证了编制在总量内调控,又有效保障了发展任务的用编用人需求。三是规定超编人员消化办法。严守“红线”,禁用暂定编制,不再核定暂定编制,不得将暂定编制作为招录、调动人员的依据,人员超编或已使用暂定编制的部门有计划消化超编人员,在未完成消化超编任务之前原则上不再新进人员。  

“3项机制”盘活存量。一是建立部门空编集中管理机制。打破编制“终身制”和“私有化”,采取空编集中管理的方式,将区直部门现有的空编和今后自然减员产生的空编收回集中管理,结合工作任务变化情况,按年度统一分配使用,动态调整编制,切实盘活现有编制存量,有效解决进人难、引才难的问题,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编制保障。二是建立健全编制待分配机制。从全区编制总量中预留待分配编制,着力保障区委政府重大决策、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其他紧急情况用编。三是建立系统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对教育、卫生等行业系统编制每年进行专项分析,提出调整方案,盘活行业系统的编制使用,推动行业系统内专业人才的科学流动和合理配备,助力社会事业发展。  

“3项制度”细管用量。一是建立编制使用通知单制度。严把编制“出口关”,凡是需用编的部门,先由编办审核把关,并将《编制使用通知单》作为使用编制的唯一凭证和部门进人的“门票”,进一步规范了编制使用流程。二是建立人员出、入编报告登记制度。严格入编管理、规范出编审核,通过人员出、入编报告登记制度,及时掌握各部门和乡镇(街道)编制使用情况,建立有序的人员流动监控机制,推进编制管理的精细化和常态化。三是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健全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台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编制的痕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