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阿东村小池塘的蜕变

索引号
01525772-2-/2021-1109004
发文机构
隆阳区杨柳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11-09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阿东村小池塘的蜕变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杨柳乡阿东村用实际行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人尽皆知”的污水塘改造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小公园。

探访阿东村,沿着一条铺满石板的曲径,周边偶有清脆的鸟鸣与农户饭菜的香气,穿过嬉闹的人家,眼前豁然开朗,弯弯的古树下,清澈的池塘映入眼帘,池心一座湖心亭,池塘被田野包裹,仿佛是阿东村镶嵌的一颗绿钻。天空下着零碎小雨,空气中是清新的青草混着泥土的芬芳,“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配合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淡雾,仿佛身处秘境。

天晴时,阿东村的小池塘就成为了村民们交流的好去处,大家坐在一起唠唠家常,绣绣衣物。阿东村干部也发现了这块宣传政策的“风水宝地”,把村上的小喇叭一放,最新疫情防控知识、精神文明建设、食品安全等内容,不自觉就入脑入心。

原先的小池塘本是一个“垃圾场”,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里面,群众的垃圾也随便乱扔,大家都对这个地方“敬而远之”,周边居住的村民更是苦不堪言,一阵阵恶臭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村支书李明在接到几个村民的抱怨后,坐不住了,“小时候池塘里面还有鱼呢,环境可不能破坏在我们手上”。说干就干,阿东村迅速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解决小池塘污染严重的问题,经过讨论,决定以改代埋,重新规划治理小池塘,打造“环境美、田园秀、乡风浓”的自家小公园。没有资金,多方去筹,没有人员,大家来凑,经过努力,小池塘彻底变了样,大家在茶余饭后都会去散散步,聊聊天,“垃圾场”真正成为了“香饽饽”。

“废物”变为“宝贝”,杨柳乡阿东村合理利用好现有资源,用创新、绿色、开发、共享的思维,不仅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还为群众提供精神文明建设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