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乡:园中山葵全身是宝 特色产业让 山村“出圈”
- 索引号
- 01525772-2/20230626-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杨柳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6-23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走进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冷水村的山葵种植基地,一筐筐山葵叶柄正在等待装车,工人们在大棚内外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我们是6户人家合伙种植了460余亩,一年的叶柄收入能达到200多万元,根茎也能卖到每公斤25元至35元”。种植户常梅花开心地说道。
以“小”为支点,激发“群雁活力”
起初,冷水村的山葵种植并不被当地老百姓看好。是天为山葵种植公司的负责人王忠仁看中了这里优越的海拔、气候条件,并得到了冷水村党总支的支持,以租用40亩土地进行试种为起点,找到了发展山葵产业的突破口。依托党组织的宣传、发动,由党员干部带头,从栽种、浇水、施肥,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到山葵种植基地打工,他们开始慢慢接触、了解到了山葵的种植技术,看到了山葵种植的收益,也逐渐萌生了种植山葵的想法。于是农户开始与公司合伙,农户自发与农户合伙,山葵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杨柳乡冷水村山葵种植总面积达1020余亩,其中公司与农户合伙种植600余亩,农户与农户自发合伙种植400余亩。涉及种植农户15户,其中4户种植面积达100亩以上。山葵成为了冷水村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特色产业,不仅带动了种植户的收益,也给周边农户就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今,在山葵的种植过程中,每年需要周边稳定劳动力370余人,工人年龄结构从20岁到65岁,分为零工和包工两种形式,工价最低为80元/人/天,解决了大部分农村闲置劳动力。
以“特”为突破,探索“致富密码”
据了解,山葵全身都是宝,根茎、叶柄、花都可以进行售卖。被誉为“绿色黄金”,在国际市场上是不可或缺的高级调味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冷水村的山葵由于种植时间不同,全年可以分批进行采摘。叶柄一般一年采摘2次,根茎和花一般一年至一年半采摘1次,产量叶柄约4吨/亩,主茎约400公斤/亩。目前主要由天为山葵种植公司和保山市山葵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每亩年产值均达1.5万元,2022年全村山葵创收达1000余万元。冷水村村民还结合当地的特色口味,自制出了许多特色菜品,如:山葵酱蘸火腿、山葵酱蘸生鱼片、山葵花腌菜、炒山葵花、凉拌山葵花等,成为了当地的“特产”。山葵不仅鼓起了钱袋子,也“种”出了冷水村的好日子。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公司+党组织+农户’的模式,以为山葵种植农户提供更优质、便利的农机服务为主,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扩大山葵的种植面积,培育出新的产业品牌带动群众增收。”冷水村党总支书记杨国文说道。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近年来,杨柳乡依托独特的立体气候资源,为了带动农民分享更多的产业发展收益,始终坚持建设“一片一品”的特色产业体系,不断探索让山村“出圈”的“致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