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始“油”终 “房”能成功——瓦房乡油房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经验做法
- 索引号
- 01525773-0/20250425-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房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4-25
近年来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油房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以群众为主体,以可持续治理为导向,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群众参与聚合力,人人争做主人翁。油房村通过召开群众会、入户做工作的形式形成了户户关心、人人行动的良好氛围。近三年召开了18场群众会,另召开村在外能人座谈会3场,干部回乡座谈会3场。通过宣传动员让农户有主人翁的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人居环境改善活动中去。关心、支持、参与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从自身做起主动为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建言献策、出资出劳;以文明村民标准要求村民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养成文明健康的良好生活方式;油房村每个星期六的早上都会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行动,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保持房前屋后的整洁;让村民积极参与社会监督,主动劝阻和制止损害公共卫生的行为,以自身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形成户户齐参与、人人争美丽的良好氛围。
学习干事走在前,干部带头做奉献。学习在前,油房村坚持学习第一,在学习教育上用实功。油房村党总支全体党员围绕学习习“千万工程”经验和绿美乡村发展等主题开展专题学习,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爱护人居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学习内容、形式上,注重联系实际。除了学习文件内容外,油房村党总支还组织村两委干部和20位村民代表自愿筹钱到隆阳区潞江镇、腾冲市五合乡帕连艺术村、清水乡司莫拉、固东银杏村等实地参观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习效果上,注重学用结合。将学到的知识与油房村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思践悟、学以致用,每个参与外出学习的人员都要提出至少一条意见建议;干事在前,油房村实施人居环境改善说干就干,通过村民的集思广益对乡村建筑进行风貌改造,保持乡村特色,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美观舒适的乡村居住环境。移栽了55颗银杏树,由有意愿的农户认领银杏树的管理权。新建花台8个,由油房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主动认领进行日常管理;带头奉献,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油房村干部带领村民自觉整治环境卫生,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工投劳,对建设目标出谋献策。党员干部带头捐款,近几年带动在家群众捐款18400元在外人员捐款18500元,共计36900元用于人居环境改善。村干部带头捐献自家闲置的农具、物品用于装饰墙体,花木则移栽在花台里,共捐献各类闲置物品35件。
长效治理不停歇,历久弥新展新颜。人居环境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刮一阵风的事情,油房村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和管护的长效机制,落实保洁长效机制,公共区域全部划分到保洁员,其余部分以户为单位划分到农户,形成一个网格网全覆盖,明确责任人,对道路、路灯、污水管道和环境卫生进行管护;把提升人居环境纳入村规民约,约束和引导村民在生活习惯方面转观念、改陋习、树新风;建立奖惩制度和动态督查机制,村干部每个星期定期监督检查并打评分表;对破坏公共卫生和公共设施、乱倒垃圾、污水横流等农户罚款200元每次,对举报发现破坏者奖励50元每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建立“有人建,有人管,有人护”的良好运行机制。285座无害化卫生厕所,14公里村组道路,9000米排污管道,120盏路灯,12副墙体绘画,3500米安全护栏,12个花台,450株花木,20个垃圾箱让油房村真正的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